








6月的吉林,褪去了清冷,音乐喷泉在夜色下跳起了舞,引人驻足。6月的北华,小路两旁的桃花李花已经谢落,不留踪影,2018级的毕业生们如同那些桃花李花一般,绽放过后,即将迈出他们心心念念,依依不舍的大学校园。操场里,教学楼前,校门口,穿着学士服合影的人络绎不绝,毕业典礼以及各大晚会正在热列地进行着。毕业的气氛越来越浓,回首大学的几年时光,有欣喜、有悲伤、有感动、有遗憾,到最后都成为回忆的一部分,珍藏在心。
那些年,我们执起的画笔
一支画笔,勾勒的是梦想;一腔热血,挥洒的是汗水;一句艺术,追求的是完美;一生追逐,凭借的是坚持。在毕业之际,美术学院毕业生们用他们的一支支画笔通过艺术展览的形式,给每一个人带来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或国画或版画,或油画或水彩,多种多样的绘画形式全部都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相对于往届的作品展,这一次的展览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在古典塑造手法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由于每个学生对于色彩线条构图的理解各不相同,各式各样的作品也能让所有人大饱眼福。
刘敏,一位即将毕业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前,她有了一个新的标签—画家。毕业前夕,受专业老师的鼓励,她在学校开办了人生第一次个人画展。在通往画家的道路上她也是一波三折,最后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一步步地前进,越走越远,将最初青涩的热爱转变成终生追求的事业。刘敏说:“将热爱变成一份事业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找到一份热爱,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想怎样才能既能做喜欢的事,又能让自己生活下去,然后就去慢慢发掘,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像她一样,在最美的年纪不辜负自己,勇敢地踏上征程,去寻路,去踏路,那么我们定会拨开云雾见天日,在未来遇见最好的自己。
除了个人画展,集体画展更是体现出了美术学院所有人的风采。大家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艺术风格上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毕业生在刚进入大四开始就精心准备这场画展,耗尽心血,最终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同样也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肯定和认可。美术学刘颇老师表示:“毕业前学生们都很忙,他们倾注了这段时间的努力去做一件对得起4年学习生活的事,他们把四年的努力都表现在了自己的画上,以此作为对大学生活的告别,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时间匆匆,光阴荏苒,四年转瞬即逝,毕业既是结束,又是开始,毕业生的青春刚好。艺术的道路上充满崎岖、坎坷,希望你们能够不忘初心,用手里的画笔为自己的人生继续增添光彩。
那些年,我们唱响的歌声
也许离开会成为一种洒脱,但你们都是一辈子的收获。又逢一年毕业季,又逢一次《难说再见》,那些年我们一起哼过的曲,那些年我们一起唱过的歌,让我们用歌声,来缅怀那些年。4年前,我们因为命运的安排遇见了彼此,4年后,没有经过彼此的同意,但我们必须离开彼此。愿所有的离开都能再次遇见,愿所有的毕业生一路有繁花相送。
6月23日,《难说再见》毕业专场流行音乐演唱会在北校区三教旁顺利举行,至此,2018《难说再见》毕业季演唱会在东南北校区的巡演圆满落幕。正值毕业季,毕业生拉着行李箱,准备着他们新的旅程,作为我们,只能以这种方式相送,用歌声唱出我们的不舍。台上的歌曲一首接着一首,台下的泪水一滴接着一滴,告别确实需要一个仪式,如此才不负毕业生们青春飞扬的四年,歌曲带毕业生们回到最初的日子,给毕业生们前行的力量。这也许不是最好的告别方式,但这一定是最真心的祝福,既然相遇,就要不负遇见。
学弟学妹温情相送,学长学姐情深义重。2017级音乐学院毕业生张涵说:“离开的时候,很舍不得,舍不得舞台,舍不得兄弟,但毕竟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愿彼此珍重,日后我们一定会再见。”张涵学长以一首《倔强》唱出内心的那份执念与坚守。一位大四毕业生聊到这场晚会时说他十分感动,教室走廊里拥挤的画面,宿舍间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这一切仿佛还在眼前,然而转眼自己要离开了。舍不得室友,舍不得校园,与这一切难说再见。经济管理学院大三的李依穆表示很开心能有这次机会在舞台上唱歌,来送别学长学姐,给他们呈现一份最好的毕业礼物。那些年终究告一段落,人生要进入下一个没有故人旧事的阶段,一切的一切,就把它埋藏在时光的歌中,哼着它,不忘它。
那些年,我们怀念的青春
青春是一本合不上的书,大学时光正是这本书里重要的一篇。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却在青春这本书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章。“这三年积攒了很多东西,有我的友情、爱情、努力和汗水,多到带不走!”护理学院应届毕业生廉晓爽回忆道。她说,这三年里,她在学生处、招生处做过学生助理,这样的工作经历教会了她与人相处,更教会她如何爱别人。提到大学的友谊,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的毕业生赵德扬说:“友情并不是什么山盟海誓,而是在我需要对你的时候,你恰好在身边。在毕业临别之际,我想对我的好朋友白雪薇说,因为有你,我的大学不再寂寞,你在我心里永远是c位!”
青春的力量总是无穷尽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李国超同学说,大学四年他参加了很多社团,曾同时担任过4个社团职位。他说,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媒体是他一手开创的部门,北华大学学通社记者团给了他家的温暖,无论他走到哪里,心里始终祝愿两个组织越来越好。同为学生干部的李丹阳说:“我从干事、副部再到部长,与他人配合工作,策划组织活动,经历的一切不断打磨着我,让我不断地发光发热,从稚嫩走向成熟。”外语学院应届毕业生刘宇深情地说:“老师们熟悉的身影、寝室的室友们、遇到的那些好朋友们,青春总会留下无限憧憬和怀念,我想这就是大学留给我的财富之一。”
“聚似一团火,散如满天星。”学通社记者团前任副团长郭鹏飞表示,四年时间很快,大家下雪时一起打雪仗,一起去松花湖玩,每一场日租房,聚的每一次会,都是他大学里最难忘的回忆。对他来说最珍贵的就是遇见了每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他深情地说:“如果不跟我们一同走来,你永远不知道我们的故事有多少,永远不知道我们的感情有多深,永远不知道我们忙的时候有多累,永远不知道我们笑的时候有多开心。”
大学生活就此结束了,相信每一名毕业生心里必是丰盈的,他们会带着积累了4年的财富走得更高,更远。愿他们走过的路,爱过的人,品过的味,流过的泪,都在时间的河流中沉淀,在斑驳的记忆中保存。4年飞逝,毕业分别,愿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