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安全利益。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回顾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由于国防薄弱,军备废弛,经不起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打击,使中华民族惨遭杀戮、备受欺凌,饱尝了“亡国奴不如丧家犬”的苦难。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永远深思和汲取。仗可百年不打,国不可一日无防。
在国庆节的假期,我参观了大连的旅顺军港,也了解了旅顺的历史。旅顺,作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渡口,也是东北三省重要的军事要塞。1880年,李鸿章已在此经营多年,建成了著名的北洋舰队的主要基地。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旅顺被日军攻占,并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后来被称为“旅顺大屠杀”。这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进行的第一次大屠杀,在这些侵略者的暴行之下最痛苦的还是中国人民。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忘不了,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用满腔热血谱写一曲赞歌;忘不了,铡刀的底座已经被鲜血染红,党的女儿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更忘不了,桥头碉堡喷着敌人的火舌,人民的好儿子董存瑞毅然拉响了导火索……是他们,是无数的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之门,送上了幸福大道;更是无数革命烈士,用拳拳之心,抹去祖国母亲凄苦的眼泪,换来了她幸福的微笑。他们为了民族的生存、兴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如磐石,顶天立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兴衰更替,时间的斗转星移,苦难的日子已模糊,但于苦难中炼就的精神历久弥新。历史使我们铭记国强则民富,国在则家在,国兴则家兴。历史将所有的屈辱融于我们的血液,用热血将它洗涤;历史将所有的精神镌刻于我们的骨髓之中,用成长让它于每一代人心中生根发芽。
国防的昌盛,离不开军民强烈的国防意识,我们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注定了国防与我们密不可分,当今的中国国泰民安,这与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是分不开的。但是居安而思危,有备才能无患。
祖国的富强,维系着我们小家的幸福。如今高楼林立,车道如驰,幸福安康的生活是祖国为我们打拼出来的,如今的我们更应好好珍惜。梁启超曾急切地高呼: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学子,要有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