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你是我冥顽岁月中负重前行的脊梁




  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深深的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笔挺的塑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悠远的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岁月易老,世事易变,在那滔滔流逝的旧时光里,永久不变的是父亲那深深埋藏在心中的爱意。———题记谈及亲情,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寻常人家仿佛总是更钟情于赞颂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诚然,母亲身上散发的光辉总是因其感性的特质而显露无遗。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寸草春晖的深情厚意总是能泛起离家在外的游子内心深处的阵阵思归思人的波澜。
  然而,父爱虽不及母爱那般触目即视,但这样一种如苍穹般辽阔、似海洋般宽广、像山川般坚毅的深沉之情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爱的魅力。远赴他乡 只为高堂幼子在我幼年的岁月中,父亲这样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并未有太多的痕迹留于脑海。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因青年时代高考失利,迫于生计,他只能投身于机械的流水线工作中。
  之后的光阴里,父亲与母亲相知相爱相结合,生活虽谈不上岁月静好但也算是恰如其分。直到我,这个家庭的新成员降临人世,父亲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时间,好似所有重担都压在了父亲那并不宽厚的臂膀上:上有高堂双亲需赡养,下有襁褓幼子要抚育。
  于是,在改革开放思潮风起云涌的年代里,父亲只得携手母亲踏上前往福建的道路,希望能借此为家中的父母幼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我便有了“留守儿童”这样一个在很多人看来较为不幸的标签。
  我生性内敛,在遇生人时,总是不愿与人打招呼,这一点像极了我父亲。因为,我幼时印象中的父亲亦是如此。
  每每放学时,看见有父母接子女的场景时,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的父母不在我身边而要去遥远的地方?
  为此,我曾在心中暗自埋怨过许久。
  每每过年时,父亲总是在年三十的节骨眼上才匆忙归家,住不上几天又离去。所以,我与父亲的交流并不多,甚至多年以来,都不曾习惯称乎他为“爸爸”。
  而父亲节,我的记忆也只停留在了书本的字里行间,并未有过实际的行动。
  少年冥顽 不思父爱如山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膨胀枉少年”,这句话于我身上,相得益彰。
  还记得,当年小升初的时候我成绩优异,但因缺乏父母的教导,逐渐开始散漫,在入学考试中栽了跟头———没考进重点班。
  对此,当时的我心中十分在意,表面却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想要给人一种“我在平行班也能叱咤风云”的气场。
  然而,归来的父亲却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硬是请求老师让我去重点班旁听。
  而我因为得到这次机会,才最终成功留下来了,并顺利升上了高中。
  但人生当中,总是有许多的起起伏伏。
  高一时,我再一次面临了学业危机。被安排学习理科的我理科综合太过糟糕,且对文科有浓厚兴趣的我,所以一心想要转去文科班。
  但,理科出身的父亲却不同意,要我继续学理。
  当时的我正处于叛逆期,认为他一心想要安排我的生活。为了渲泄心中的不满,我开始怄气。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也不好好写作业。
  最终,父亲只好选择妥协。
  或许,我本就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文科班的日子里尽管开心大过于哀漠,但对于一些老师的言辞我并不敢苟同,甚至于在课堂上公开顶嘴,以致师生关系有如针尖对麦芒。
  父亲知晓了此事,多次对我劝导,说当下要沉下性子,应对好高考才是正道。
  而那时的我不仅不听劝,反而暗自较劲,还将这情绪带入了高考中。
  结果,我的高考分数仅仅压线过了本科线。
  要强的我不愿将就,便跟父亲表达了想要复读的意愿。
  对此,父亲表示支持,但要求我必须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青年顿悟 深知父亲不易一年的复读生活很辛苦,但我的性子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变得沉稳、淡定。
  第二次高考过后,成绩并未达到预期的高度,但我却释然了。
  因为,父亲教会了我努力的意义。
  当父亲提着行李箱陪我来大学报到时,我能感觉到他看学校时,眼神中饱含着对知识与梦想的向往。
  他也曾有过青葱岁月,他也曾追逐过梦想……但是,命运对他可能有些不公。
  在我来到人世时,他的世界仿佛就是围绕着我而存在的。尽管年少时,他不在我的身旁伴我成长,但多年后的我已然能体会到他的无可奈何。
  少年时,我冥顽叛逆、玩世不恭,他却依旧不离不弃,引导我走向正轨,努力尽着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
  现如今,我外出学习,父亲依旧对我关怀备至,时常在微信平台上与我聊天。
  当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父亲总是会及时教导我一些他的人生经验;当我心情不好时,父亲总是会教会我如何调节心情;当我要参加比赛时,父亲也总是会鼓励我……当我在大学里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社团活动、自诩岁月静好时,也是父亲在负重支撑着我的梦想,支撑着他的希望,支撑着他的寄托。未来展望 习得父爱精神在未来的若干年后,我也将成为一名父亲,对此,也曾有过展望。
  因深知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我想陪着孩子走过人生中一个个重要的里程碑,一如父亲之于我的关爱与关怀。
  父爱因其深沉的特质,不易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之于孩子的爱就应被忽略。于男孩而言,父亲在孩子成长的阶段中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母亲。甚至,唯有父亲将自身坚毅果敢的男性气质展现出来,才有助于男孩的不断成长。
  因而,在未来的岁月中,我亦期待自己能像父亲那般引导自己的孩子不断成长,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指向标。
  父爱如山,它没有修饰,没有言语,却始终耸立在我的生命之源,伴随着我走过每一条坎坷而孤独的路程。
  他,是我冥顽岁月里负重前行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