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做大学生村官的一年



去年8月,我以蔡集镇田洼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身份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村官生涯。



为快速了解村情村貌,我主动与村干部沟通,进村入户,深入调研。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表格的填写、信息的录入、档案的整理、数据的核实……工作量大而繁琐。踏泥塘、摸夜路、加班熬夜是工作的常态。我有过抱怨,有过迷茫,甚至委屈,但是扶贫工作更多的是教会我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应有一颗仁爱心,一种乐观情。



在走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家庭成了我时刻牵挂的对象。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和一双儿女相依为命,靠政府救济勉强为生。小女孩的认真刻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她买了一些书本送去,并寄语“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孩子,总有一天你所受过的苦难都会变成礼物”。有一天我问她:“你有什么愿望吗?”她不假思索地回答:“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田洼村像这样家庭贫困又渴望改变的孩子还有很多。为帮助更多的孩子,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一年来,我先后中标宿迁市第四届巷里阳光项目、2018年爱心暑托班项目、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项目,累计获得6万元的资金支持。携手宿迁市图书馆成立朱李教学点,获得图书捐赠2000册。截至目前,我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三十余场,累计受益800余人次。



为了给孩子们的冬天带去一丝温暖,我们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副手套,我清晰地记得拿到手套时孩子们脸上的笑容,纯真而美好。我想这手套温暖的不仅仅是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更温暖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



作为村里的妇联主席,通过走访调研,我发现村里的留守妇女依然很多,但她们也希望自己能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今年4月,在区、镇妇联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到双庄、耿车、埠子等地考察学习,最终选择圆珠笔加工作为我们的一个尝试。为了让更多的妇女加入这个项目,我通过村广播、张贴海报、发放传单等形式,吸引了不少妇女。看到大家的热情如此高涨,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个项目做下去,带领更多的人致富。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上德若谷,不弃不休。”当一只脚踏入基层的那一瞬间,我就发现,自己已无法摆脱这片土地。正如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