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医学教育内涵建设冯有明在学校秋季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本报讯 (王海川)12月17日,我校2009年秋季教学工作会举行。校党委书记冯有明、院长王亮军、副院长昝加禄、刘亚国、郝明,以及各院(系)领导、各教研室主任参会。会议通报了2009年四川省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及2009年我校教学中期检查情况。校党委书记冯有明讲话指出,在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下,全体教职工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切实加强医学教育的内涵建设,。副院长昝加禄对2010年教学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并分析了当前医学教育的各种趋势。
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校党委书记冯有明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当前国家和四川省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教学工作的重点,全体教师应有紧迫感、危机感,在新的发展时期,把我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冯有明强调说,首先学校全体教职工要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说,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隐蔽”工程,教师应以高水平的职业素质,把教学过程做规范、做实在、做细致,为学生发展负责。其次,学校要坚持做好教学质量工程,要以努力培养职业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第三,要坚持开展好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应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一定要多层次、多角度深入进行,要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学校教改研究还没有形成热潮,学校一定要推动教改研究工作。第四,要坚持教授专家治校,教授和专家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教改研究等工作中的主力军、领导者,一定要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管理作用。第五,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机关、各院(系)领导务必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和教改研究,负起教学工作的责任,合理处理好教改研究和学科学术研究的关系。
教学需要精益求精
在教学工作会议上,教务处介绍了教学中期检查的情况。
我校从2008年开始了课程评估,计划在3年内,对全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一次评估。2008年评估28门课程,有4门课程未达标。2009年评估了32门,经过专家组审阅自评报告、深入课堂听课、集体评议等程序,31门课程达标,1门未通过。学校教学督导专家组认为,我校课程建设总体良好,在师资队伍、教学环节、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效果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教师中高职比例不足、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不落实、省级以上教改课题数量少、部分教师对教案和课件制作不够认真细致等问题。教学督导专家组认为,教职员工应提升课程评估的认识,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团队的作用,负责人应积极落实责任。
2009年12月中旬,学校对2006和2007年的15项教改课题进行了逐项评审,其中10项良好、4项合格、1项未通过。2009年6月,我校根据学分制教学的要求,组织专家历时半年对新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会议通报了修订情况,总体良好,但部分大纲不规范。此外,学校抽查了24门课程的2069份试卷,总体良好,但在试卷批阅过程中,还有不规范的情况存在。
副院长昝加禄指出,教学中期检查通报的问题是局部的,是少数,但一定要改正,要精益求精,这是培养学校严谨教风和学风的需要。学校进行课程评估是以评促建,目的是提升课程教学水平,与每位教师息息相关,要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研究中重申报轻研究的不好倾向,昝加禄要求加强管理,切实将教改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扎实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
医学教育要面向未来
昝加禄介绍了2010年我校的重点教学工作。在2010年,我校将开展7项大的教学工作,一是继续贯彻实施好新的培养方案;二是启用经过修订的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不断完善;三是全面贯彻成都医学院课程考核办法,加强教学考核的规范;四是以课程评估为中心,带动所有课程水平的提升;五是加强对新专业的论证、申报和建设工作;六是加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力度;七是借助2009年我校省级教改课题的开题,推进教改和教育教学研究,并积极准备2010年第二批省级教改课题立项。
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昝加禄结合最近参加的几次会议,分析了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昝加禄认为,当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已渐成气候,成为未来教学的趋势,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众多的教学方法。第二,医学整合、整合医学的趋势日渐清晰。随着世界医学观念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大医学模式,医学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出现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整合、医学与人文学的整合等新趋势。第三,更注重技能培养,医学人才是应用型的人才,医学生医疗技能的掌握程度,成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要求。第四,高等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日渐强化。第五,医学教育中出现了整合课程,不同学科教师在同一课堂上出现,从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不同学科的教研室组建为一个教研室,不同学科教师轮值担当主任。第六,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提到新高度,教学质量日渐成为考核一所高校的“硬指标”,上级将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内涵建设得到高度重视教务处处长李爱东传达了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的讲话,以及教育部高教司李茂国处长《工程教育改革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报告精神。据介绍,目前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显著,2008年新增本科院校2所,全省本科院校达到44所,在校本专科生99万多人,省内大部分高校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将工作重点转向了内涵建设,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凸显,教学质量工程深入实施。但目前,我省高校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办学理念上,部分高校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等基本核心问题的理性思考不深入;二是学校发展定位不清晰;三是在资源建设还有待加强,办学资源建设仍滞后于办学规模的扩张;四是教学质量和水平还需提升。
对2010年的工作,省教育厅提出四个要求:一是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加快”,实施高教强省战略;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分类办学、分类发展的力度;三是加强对拔尖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力度;四是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形成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2010年专业调整是一项重要任务,将加大对特色专业的扶持,限制申报8个专业,新专业如果基础差、条件不成熟将坚决不批。此外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都是重要工作。我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在2010年接受省上的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