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部集文学、史学、哲学等于一身的伟大著作其价值不用多言。单从曹雪芹成功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贾母的语言艺术中就可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和合”思想。这种思想对于人际交往、组织交流、企业合作具有重要价值。
“和合”是事物内部矛盾协调共生的一种理想状态——诸要素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达到彼此互容、和而不同的动态平衡。中国文化历来追求这一状态,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等。在语言文化中也是如此,贾母高超的语言艺术,彰显协调、权衡之术,凝聚“和合”思想。因其讲话太多,本文只选取一部分进行赏析。
贾母一出场,没等黛玉拜见,便“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大哭起来”。这不禁令人疑惑,地位尊贵的贾母面对从未见过面的外孙女,为何会如此“失态”?等黛玉拜见之后,再一起入座,慢慢说事岂不合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贾母除了因想起女儿贾敏而伤心外,实则在借此为即将融入荣国府(人际关系复杂的系统)的新人(林黛玉)定位、除障,重构人际关系平衡。这正体现出“和合”思想中的权衡之术。
贾母用“心肝儿肉”来权衡黛玉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打消黛玉的顾虑;“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不仅是让黛玉认亲,更是含蓄地透漏:高层领导(大儿媳,小儿媳——实则管家、大孙媳——大观园姐妹们的带头人)都在这,我做表率,她们更不敢亏待。从而为黛玉更好融入新集体扫除高层压力。贾母的“大哭”定会对高层起到震慑作用(实际是一种制衡),使其今后重视黛玉。进一步为黛玉在人际关系复杂的贾府立足助威。可见,贾母语言艺术中蕴含丰富的“和合”韵味。
另外,贾母还要震慑与黛玉同吃住的姊妹,因此又说:“请姑娘们来。”故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为由,显示出含蓄的“和合”之美;对与黛玉未曾谋面的孙女们称“远客”,不偏不倚;说“上学”二字,而姑娘们未必“上学”,恰是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黛玉在“一一拜见”时表现出识书达理气质的巧妙回应。同时暗示姑娘们也是知书达理的,拉近黛玉与姑娘们的心理距离。可见,贾母语言渗透着缜密的逻辑思维,中庸温和,彰显“和合”智慧。
面对“姑娘们”(探春、迎春、惜春)及“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十几人,贾母要用第二次哭来震慑众人。首先得给自己设定平稳缓和、恰到火候的语言过渡——“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这样自然就“不免又伤感起来”。巧用“儿女”(贾赦、贾政;女儿贾敏。况且儿子又不在现场,说出来也不会 “得罪”儿子),而不说“孩子”(这样孙女们听了也不会吃醋),可见语言考虑之周全、兼顾之妙,彰显和谐之道;说“独”,借女儿再次宣告要给黛玉崇高的地位;“又呜咽起来”——不仅要适时说,还要适时哭,可谓声情并茂、允执其中。如此充满“和合”思想的语言设计怎会不使众人担起重视、照顾黛玉之责,同时给黛玉一颗定心丸,起到了震慑“旧人”与抚留“新人”的双关效应。
当黛玉说到“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时,贾母道:“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言简意赅,敏锐捕捉到黛玉一个实实在在的需求——“吃人参养荣丸”,于是用“正好”、“就是了”这些中和委婉的词来及时回复,恰到好处地表示对黛玉实实在在的关心,且让黛玉存在感与幸福感提升的同时不觉得自己是在惹麻烦。另外,也再次让众人深刻感受到黛玉在贾母心中地位之高。贾母这句婉转和蔼的话可谓适度中和、一箭三雕。
之后,面对贾府“总经理”——王熙凤的尽情表演,“董事长”贾母的讲话可谓是高屋建瓴、和合至妙!
贾母并没有直接向黛玉介绍说 “这是你琏二嫂子”(符合贾母身份),而是笑着用“泼皮破落户儿”暗示出阿凤的性格,又顾及来自南省的黛玉听不懂,便巧妙运用“南省俗谓作‘辣子’”作出解释,语言幽默风趣也暗示阿凤与自己关系亲密,同时营造了一种温馨活泼、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黛玉化解“连忙起身”的紧张与尴尬。另外,贾母的话也有对王熙凤的信任及平时爱耍小聪明的调侃,从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相关人计较的内心。此处,贾母的语言既为王熙凤留足了面子,又平衡了其他人心理,可谓饱含平衡之术,以柔克刚,至和至善。
面对王熙凤又笑又哭的尽情表演,贾母不同之前的大哭与呜咽,而俱以“笑”回应,含蓄表明对王熙凤的“虚伪”心知肚明。更提醒了一句“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暗示自己是已经哭过了的,肯定与调侃俱含;其次指示王熙凤——“你妹妹”(拉近距离)、“远路才来,身子又弱”,实际是在下达任务——要好好照顾才是。王熙凤的回答证明了这一分析,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总之,《红楼梦》第三回贾母出场由“大哭”到“呜咽”再到平静“道”,最后到“笑”的情绪起伏与语言艺术的一波三折,其效果就是使荣国府系统中高层掌权人员、中层人员、底层服务人员,都深刻认识到黛玉将来在贾府中的至高地位,为黛玉融入贾府打通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功实现了 “震人”、“留人”、“感人”、“任人”的目标。语言艺术可谓含蓄婉转、中和兼顾、恰到火候,深刻折射出贾母差异化语言策略中平衡、协调、和谐的“和合”思想。
(张兆国,管理学院2016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