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请多一点勇气外国语学院 陈明玉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吴雪伟/摄


  最近听了一篇题目为《女孩不必完美,但要勇敢》的演讲。让我感触颇深,我不禁在思考:到底何为勇气?为什么我们会缺乏勇气?我们如何成为有勇气的人?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考虑的,接下来我想就这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何为勇气?
  勇气,从词语本身含义来讲,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怕危险、有胆量、毫不退缩。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勇气是个体意志过程中的果断性和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心理特征相结合的士气状态。在此借用鲁迅先生的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话用来解释勇气是再合适不过了,先生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怪异,丑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勇气。谈到勇气便不得不提到谭嗣同先生,用鲜血开启中国革命的大门,梁启超称他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留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对他的日本友人所说的话。话中无不体现一个爱国人士对革命的热情和他的大无畏精神,谭先生乃真勇士也!
  为什么缺乏勇气?
  勇气的缺乏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中国讲究中庸之道,凡事以和为贵,处事深思熟虑,可有时就少了一份孤注一掷的勇气。小时候,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干这,不要干那,你不行,一点点扼杀孩子的勇气,很多孩子自卑的性格便是这样形成的。又者,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温室里的花朵,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给予的一切。网上有一段流传很广的视频,留学在外的儿子半夜给母亲打越洋电话,竟是让母亲教他做一道西红柿炒鸡蛋来招待同学,这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一个连自立能力都缺乏的人又何谈勇气呢?中国很多青年都存在这个问题,缺乏独立自然不会有勇气。有自信的人必然是有勇气的。当今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繁荣,然而精神却出现匮乏,心理疾病成为我们的一大难题。提到自信,我们都知道这是优秀而不可多得的品质,但又有多少人做到真正自信呢?当你自信的时候,你自然有勇气去做你想做的事。你不惧怕站在人群中,你不惧怕别人的眼光,你只做你自己。
  如何成为有勇气的人?
  有人说,有勇士必然就有胆小鬼,那二者是决然对立的吗?我想未必。西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是公认的勇士了,年少时曾看到始皇出游的浩荡场面,便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可谓是有勇气的。在巨鹿之战中,更是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打败敌军,成功击溃了庞大的秦帝国,成就了历史的奇迹。就是这样的勇士也有胆小的一面,乌江畔上,始终都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失败,以至拔剑自刎,连活下来的勇气都没有,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惜连这一点都看不透。然而,刘邦是以二流子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贪财好色,胆小如鼠,抛妻弃子,可却有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勇气,最终成就霸业。所以说,一个人既是勇敢的也是胆小的,这都取决于自己。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勇气,敢于展示自己,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才会有所收获。万事开头难,只要你勇敢的踏出第一步,那一切皆有可能。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是有勇气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当有勇气,无畏艰难,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