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为喜迎学校70年校庆,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以传统文化形式全面反映民大发展历程和突出成就,我们面向广大师生开展了征集“青海民族大学赋”和启英亭楹联活动。此项活动得到全校师生的关注和积极参与,经过征集,共收到9篇“青海民族大学赋”和16幅楹联。现选登部分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青海民族大学赋
胡安良
丝绸南路,唐蕃古韵。青海湖滉漾碧虚,德泽晶莹,波扬微妙音声,赞叹歌咏;日月山云霞万影,毓秀钟灵,岭藏异亲同恩,自然发应。民族大学光前裕后,天地陶荩。群英翘首,俊秀来臻。
建校与建国同庚,育才和育德并行。初始兴办干训,巩固共和新政。牧区景星映,草原庆霄兴。为天下和顺,奋斗牺牲。义气冲宇内,忠烈迈古今!立大功于众生,德被州郡;颂高名兆吉昌,泽及万灵!发轫自牧门,勉力图成,如今是高原鹏鲲;出群展骥骏,悟训蒙幼,他日为神州精英!豪情寄鹤梦,壮志慕凤栖。栽培桂兰馥郁,养其根,竢其乂,开雪域先例;传授专业知识,尊所闻,行所需,强国家元气。以天下民物为己任,磨砺以须;育忠诚磊落之白璧,风发踔厉。翻地轴,步天衢;聚英才,历坤舆,兴青藏高校首屈。五十年代末期,文理系科雏立,教学科研奠基。天际和风甘雨,看莲花朵朵,迎风摇曳;高原旭日瑞星,听书声阵阵,立教广煦。汲水浇花,蕴智涵气;画绘丹青,辉腾金碧。致福民族,功并天地;勋留史册,呕心化雨。
公学、学院、大学,甲子花盛开春燕起,如日方域;建设、发展、跨越,新时代喜奏霓裳曲,陶然快矣。深观时变,精识世异。风云储壮志,潇洒有佳遇。仰群俊之逸格兮,攀云汉以游虞。视器量之渊弘兮,度智识而悉力。相期远大,自臻纯诣,组建硕博新区。民族医艺前行,语文史俗赓续;寰中域外辐射,工信管理共济。
体制恢弘济美,教学科研并驱。抒胸中块磊,见眼底风靡;思学理渊源,释道德经济;感时抚事同议,波诡云谲常语,兼陈万物而解颐。文貌情用,相为表里。善行者究其难,善学者穷其理,德至行尽声闻逸。听高峰八宇乐山乐水齐奏和谐曲,看沧海角天宜兄宜弟同添敦睦谊。读诵浩歌智宏深,妙思壮观今犹存。绝俗调高闻白雪,奥义峻品好句吟。九垠九渊通四邻,一带一路动福星。清清亮亮,字字声声,高唱遏行云,妙曲正传乐府新。脉脉盈盈,嫋嫋亭亭,芳容映明月,贤圣同集通德门。斯文怀直道,修辞立其诚。
登临新校高迹,自然气静神怡;便觉天空海阔,四区尽收眼底:好花四时,山水幽居;挥手拂云,堂舍高举;书阁风暖,艺楼日夕。十里苑径,随风散馥;九回圆渊,沿水流夷。不必搜索,处处诗韵;何需铺张,带带画意。精微乎毫纤,充盈乎大宇。
感世事移宫换羽,思伟业拓风开雨,培学子矫如腾龙,育佳士俊如游麟。担重任,蕴哲宏远;蹑昆仑,放怀世宙;沧溟涛击三千,云梦气倂八九。望海山绝顶,千崖竞挺,万壑争流!
作者简介:胡安良,男,汉族,1934年生,湖北武汉人,青海民族大学终身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来青海民族大学任教。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理事、西北修辞学会会长、青海省语言学会会长、青海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主任等职。
启英亭楹联作品选登
林幽花香各族学子团结进取兴神州
角翘亭秀诸科精英研习创新振中华
(终身教授 芈一之)
高峰八宇乐山乐水齐奏和谐曲
沧海角天宜兄宜弟同添敦睦谊
(终身教授 胡安良)
巍巍学府此地有源头活水
济济门墙其人皆海内英才
(退休教师 叶元章)
巍巍昆仑之东古城学府辅縰縰民族英才
泱泱中华之西高原沃土吐浓浓高雅儒气
(校友 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