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读《闻道修身》有感


  何为闻道,《论语·里仁》里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谓闻道就是对知识、能力的一种获取。
  又如问即听说,道为道理、品德。闻道就是学会道理,掌握美德。闻道修身,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闻道才能修身。闻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多看书,多听老师或他人讲你要如何做人,形成美德。确实,我们的确需要从各方面、多角度来更广泛具体的理解道理,但闻道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养成美德,即成道。就如自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小到大,无论你的家长老师亦或同学朋友都无数遍告诉你,要节制、自律。“一定要抓紧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才能玩手机、玩游戏;不能睡懒觉”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或许很多人听说过后也就付之东流、不复存在了,但如果你能够认真践行,它将会给你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所谓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具体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本质是就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诚心、仁爱、谦卑的情操来祛除思想中的杂质,对治那些令我们轻浮、骄傲自大的外因内因。
  儒家思想提倡我们厚德、善恶、诚信、孝悌,就是指导我们用良好品德来修养自己。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鱼儿不知满足,所以有被撑死之事;人不知满足,也有久困樊笼之理。做事守正、不偏不倚大概就是最好的了。就如班上的班干部,对人对事一定要公正、公平,这样才能服众,也更能联系群众;作为一个领导,对待普通人和达官贵族也要一视同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否则很可能在阴沟里翻船。此为中庸之道修养身心。
  修身最切实的办法就是择善而交,选择那些品德高尚的、情趣高远的。通过善友相互勉励来增长德行,培养志趣,摒弃那些诸如攀比、欺诈、卖弄学问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的人格,落实到一言一行而不逾事理,而不是为了卖弄学问,做于人格修养毫不相关的事。修身养德,就要仰慕学习圣人的人格和智慧,细心考究他们的结局和开辟出的人生境界、留给后世的遗产。日积月累,生命的善果才能逐渐成熟,而不至于华而不实,所学仅止口谈而无实质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传统文化来修养我们的身心。
  谈起“传统文化”或“齐鲁文化”大多数人想起的可能是“知乎者也”之类,又或是絮絮叨叨,生硬晦涩的语言文字。但他们来能够被称之为经典,能够穿越千年的时空,那么它就一定会有它长寿的道理。习大大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自信,而是不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刻我们的骨头、深入我们的血液。才能被铭记、被传承,才能由内而外陶冶我们的情趣,修养我们的身心。
  闻道修身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一个人做事的准则,更是文化发展的趋势。要记住闻道方能修身,修身才能处世。愿我们都能够闻处世的道,修自己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