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有情
天下美食众多,我独爱自家面疙瘩。
春日午后,落日的余晖洒满青石广场,跳动的金珠映射出孩童天真的笑颜。“爷爷,我饿!”穿着吊带裤的小男孩抬起闪亮纯真的大眼睛,右手轻轻抓住爷爷的衣摆,一脸期待看着爷爷。爷爷伸出粗糙却又温暖的手,轻柔地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顶,慈祥地说道:“好好好,好囡囡,我们一起去做面块块吃哦。”“嗯!好!”小男孩开心地点了点头,一蹦一跳地和爷爷回到了家里。爷爷把熟的已经去了皮的土豆压成土豆泥,缓缓倒入已经准备好了的面粉中,用娴熟的手法打入几个鸡蛋,加了几勺盐后,就将双手放入了这个黄白混合的美食盘中,爷爷那已经布满皱纹的双手,在盘中却显得格外灵活,左右回转,忽而揉,忽而捏,一起一伏,小男孩在爷爷一旁,闪着灵动的大眼,看着面团子在盘中变幻着形态。爷爷看着小男孩期盼的眼神,笑着拉起小男孩粉嫩的小手,放到面食盘中,引导着小男孩一步步地捏面团,小男孩也随着这个白胖娃娃的成形,笑得咧开了小嘴。等到面团不再粘手的时候,爷爷就将它拿了出来,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盘中,等这个白胖娃娃风干。十几分钟后,爷爷就架上一口盛放着翻滚着热水的铁锅。这时候,爷爷就会把锅铲放在小男孩手里,说道:“现在是你的表演时间了!”于是小男孩就会郑重地拿着锅铲,聚精会神地盯着沸腾的锅子。爷爷将白胖娃娃放在锅边上,将它一条一条地切下来,让面块块正好掉到锅里,而小男孩就拿着锅铲,不停地翻动锅中的面块块,让它们不粘在一起,等到一个白胖娃娃全部入锅,爷爷就会盖上锅盖,摸摸小男孩的脑袋,夸上一句:“干得真棒!”小男孩也会自豪地抬起举起手中的锅铲,带着期待的眼神看着铁锅。
新鲜出锅的面疙瘩就像一个个赤条条的小顽童,不安分地躺在乳白色的汤汁里,这时候,爷爷就会将原先准备好的雪菜肉丝倒入这群顽童里,再加上番茄炒蛋和切好的玉米,乳白色的汤汁渐渐被嫩黄取代,玉米、鸡蛋混在这群顽童中,就像给它们穿上了一件件花衣。“爷爷,我要吃!要吃!”看着鲜艳诱惑的面疙瘩,小男孩迫不及待地拉起爷爷的手,一蹦一跳地要冲去拿碗。爷爷也没有阻止小男孩,只是任凭小男孩拉着他。在小男孩扑闪扑闪的大眼注视下,爷爷小心翼翼地将面疙瘩放到桌上,轻轻地将小男孩抱上凳子,看着小男孩像一只小奶狗一样大口地吃起这些白娃娃来,时不时还会略带着责怪的语气说一声:“慢点吃,别烫着。”
往事如风,时间年轮的运转带走了童年的纯真,如今我回乡下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但是,每当再次回到记忆中的小屋,夜晚的餐桌上,那碗穿着花衣服的顽童们都会在那里等着我,还有,我的爷爷。
疙瘩有情,其曰“亲情”,袅袅炊烟,悠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