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漫漫求学路

越走越宽广

提起改革开放,大家想到更多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等这类宏观的词汇。但今天,我想从一个求学者的角度,来谈谈改革开放为我的求学之路带来的改变。

1994年,我上小学,学校离家有3.5公里。每天父亲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学校,途中需要经过雨花桥,桥面由一块块石头铺成,经过长年的磨损,石头形成一个个突起的“石包”,自行车经过时就像跳跳糖般不断弹起落下,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紧紧抓住父亲,生怕一个不小心从车上掉下来。清晰地记得那时自行车的后座总是绑着厚厚的棉垫子,防止过桥留下的“后遗症”。地势低洼的桥面遇上下雨天满是积水,父亲只能下车推着我前行,那时的我常看着他的背影想:什么时候可以不用担心下雨,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去学校。

2000年,我上了初中,巢湖路因为整修拆除了雨花桥,“石包”留在了记忆里,低洼处被垫高,柏油马路、公共汽车出现在我的生活圈。我再也不用坐在自行车上感受颠簸,不用担心在上学路上偶遇大雨,坐在公交车上听着流行音乐成了学习之余的快乐时光。2010年,我大学毕业,坐在私家车上看着曾经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发现它变得更宽阔、更美丽,当然,也更拥堵了。2016年,合肥轨道交通正式开通运营,不再奔波在求学路上的我坐在地铁车厢里,看着背着书包的学生,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现在,我已成为一名光荣的高校辅导员,看到全国各地的学生们利用高铁、飞机往返于学校和家乡之间,开学报到更是可以将所有的行李快递到校,自己则轻装上阵,上演一场“空手到”。这,不正是我儿时梦想中的求学之路吗,甚至比我想象的更便捷、更美好!

我们仅仅用了四十年,就从自行车后座走到地铁车厢,从“用双脚丈量土地”走上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这就是“中国速度”。现在,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占世界高铁的三分之二,这绝不仅仅是我们求学之路的改变。

如同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求学之路的改变我们看到了祖国交通运输业的奇迹发展,更是真切地感受到它所映射出的整个国家的沧桑巨变。四十年间,我们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一辆辆破旧的自行车,变成了风驰电掣的高铁动车;一间间破旧的砖瓦房,变成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座座破败的小村落,变成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四十年后的今天,蛟龙号潜艇打破世界深潜记录;复兴号列车高速迈进新时代;诺贝尔奖展示教育成果;也门撤侨展现军事实力;“一带一路”彰显大国情怀……

我们信心满怀、精神富足,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也越来越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让我们继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