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坚持不懈———读《仰望星空》、观《星空日记》有感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这首诗是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词的一部分,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位大国总理的所思所想。全诗平白质朴而又意味深长,诗中所透露的对真理、正义、自由、博爱的思考,对国家民族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令人动容,发人深省。
星空是那样美好,正如温总理的诗中写道,那样辽阔而深邃、庄严而圣洁、自由而宁静、壮丽而光辉,星空总是承载着许多美好而神秘的东西,其中就有我们的理想。理想是什么?古代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亦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代是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是温总理为国家付出,建设美好家国的伟大情怀……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向他们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对梦想我们应该执着追求。北京大学的宣传片《星空日记》里面的主人公何晓冬长得困难,家庭困难,还让家里人为难。他从小的梦想是摘星星,多可笑啊,因为这个梦想,他在学校一直被嘲笑,也正是这个梦想———摘星星,一路支撑着他,攻读经济学,辅修天文学,最后他终于摘到了属于自己的星星。我们所说的现实艰难或许莫过于他这样的情况,他说梦想如果是一件衣服,那么天文学就是他穿不起的牌子,但最后他穿上了,因为他不怕嘲笑。嘲笑是一个很恐怖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有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却最后什么都没做,就是因为害怕被嘲笑,有来自自己的,也有来自外界的,错误的自尊心和缺乏自信心则是我们选择放弃的理由,如果我们能多对自己说一句“我可以”那么结局肯定会不一样。或许很多时候应该被笑,就像电影中的王老师说的那样:一百多年了,我们这些人就是在被别人笑过之后才来到这里的。我们要不怕嘲笑,要有方向,方向就是对梦的追求,这个追逐的过程就是现实,梦就是最正的现实。我们总喜欢说的是如何面对现实,怎么面对?电影中的何晓冬的经历就是回答。不是现实支撑着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你的现实,梦想就是一把梯子,总能让你越过栅栏看到一些比现实更远的东西,那就是 “星空”。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坚持到底。走得太远,似乎就忘了最初的想法,可以用“随缘”来说吧,也就是不去思考,任由事物的发展,但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观念我们应该尽早摒弃,如果那片水域没有桥呢?所以脚踏实地显得格外重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最后,一定会让自己惊奇。很久以前看到过一段推文觉得很有意思: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十年五十年看,身体和精神上就有了巨大的差别。同理,努力的第一天,看不到效果;努力的第一个月效果不明显;但努力五年十年后,改变是十分明显的。一步一个脚印,贵在坚持。
坚持读书对我们的理想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我认为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正如开篇说到的温总理的诗《仰望星空》,为什么我就写不出这样激动豪迈的诗句呢?就是见识不够,知识不够。张爱玲的《公寓生活记趣》中有一段描写水龙头的:……如果你放冷水而开错了热水龙头,立刻便有一种空洞而凄怆的轰隆轰隆……特别多心的热水管系统在那里发脾气了……看到这里的描写,我很羡慕张爱玲的文笔,同时也问自己为什么写不出来。我就知道,我的气质里少了一些东西,这就是刚才所说的推文里的话: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
多去发现理想、信念,不断激励自己。《肖申克的救赎》告诉我们信念的意义,追求自我的人生并非只是一个梦想,关键看自己怎么做;《阿甘正传》告诉我们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从《少年中国说》中体会壮志豪情,从《焦裕禄》中感受一个时代的坚守与信念。大学时代,正是培养能力、完善人格的阶段,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再加以奋斗,再多一点坚持,最后就是成功。
我们要有博大的胸怀、高远明确的理想,并为之努力,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学生,尤其是我们医学生,我们的身上承担着有关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责任,我们的双手就是病人的依靠,我们必须要让病人有希望地活着,我们要以全人类的健康为理想,与疾病斗争。
志存高远,仰望星空,当你爱上星空再抬头看它时,你不再觉得遥远;当你爱上星空再伸手触摸时,你感觉它触手可及;当你爱上星空再思考它时,你不再感觉迷茫。因此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周围的一切;乐观、积极、微笑地过好每一天;读书,思考,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