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国庆假期,我参与的人文学院金陵剧社在在中华门瓮城内演绎的实景话剧 《大明城墙》,同学们放弃了回家团圆的行程,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话剧演出。大段的对白、陌生的角色、久远的历史背景、有限的时间……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最终给游客们呈现了一场文化大餐,让游客们加深了对明城墙的认识,增强了对南京地域文化的理解。通过这次演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为能参与其中而感到无比自豪。
青年,朝气蓬勃,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富有生机,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见证着祖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我们大学生,拥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格局,感受着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繁荣,有着无比的深度与广度、无限的活力和潜力。曾有外媒这样评价我们中国新一代大学生——“兼具抱负和务实双重优秀品质,世界属于这一代人。”
而我认为,积极参与大学艺术文化活动,能促使我们青年学子完善品格,丰富情感,开拓思路,增长才干,更能培养我们青年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以我亲身参与的话剧 《大明城墙》为例,从主办方发出演出邀请意向,到最终正式登台,我们只用了短短的 22 天。陌生的角色,久远的历史背景,让我们一开始在对于情节的把握、人物的理解上,总是有些不到位。但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有限的时间里反复地对词、背词,找来影像资料揣摩、学习优秀演员的神态、动作和对白,演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去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角色的喜怒哀乐通过表演传递给现场观众,赢得了观众一致肯定。演出的成功,靠的是舞台下细致入微的揣度与思考,靠的是舞台上精益求精的塑造和打磨。参与我们大学生艺术文化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大学校园内外,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活动,为新时代大学生表现自我,发挥特长,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吟诵经典,追寻先贤的足迹,倾听古人的教诲;大合唱,引吭高歌,表达对时代的深情赞颂;舞蹈比赛,踏着动感的旋律,用轻盈的舞步展现青春飞扬;汉服礼仪展示,感受锦绣服章之华美,体悟千年仪礼之传承……互联网、新媒体等新的媒介手段,更给予了大学生参与艺术文化更便捷的渠道和更多元化方式。视频网站成为国产动漫的“自来水”,《国家宝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圈粉”无数,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在当代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和传承者。通过这些活动和节目,我真切地感受到,青年和文化艺术,是新时代东风吹拂下彼此助推的浪涛,我们是一朵朵奔涌的浪花,奋勇逐浪。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在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实践中,青年,特别是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艺术文化活动,努力提升文化认同感、文化实践精神和文化创新能力,既要有本土文化情怀,又要有国际文化视野。我们大学生艺术文化活动在筹办时,也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高品质的文化产品,积极促进朋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的要求。
新时代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要牢牢把握黄金时代的历史机遇,实现自我价值,展现个人风采中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潮中激荡起青春的浪花!
(人文学院 16 级秘书学班 陈锐 文 /人文学院 高欢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