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智库:磨砺以须
“中国经济如何率先走出危机?”
岁末年初,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活动依然活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国发展指数(RCDI)》、《中国资本市场蓝皮书》等相继发布。其中,举办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论坛已经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2009年第三次组织商讨金融危机应对之策。
2009年初,新华社《瞭望》周刊发表封面文章《中国智库锋芒待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被列入我国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42个智库,其中全国高校研究机构为13家。
“佩服人民大学作为一个重要智库的地位和作用”,面对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1月发布的《中国资本市场蓝皮书2009———金融危机启示录》,香港媒体人士罗绮萍发出感慨。早在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纪宝成校长抨击国企海外上市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已引起罗绮萍关注,“人大校长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发言当然是令人瞩目的,更重要的是纪校长有智库的支持。”
进入新世纪,从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在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5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到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讲话和考察中国人民大学讲话中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直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对人文社会科学在重视和信任基础上的加大支持和提升需求,推动了智库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据《瞭望》报道,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共有2500多个,其中“智库型”研究机构大概有2000个,数量甚至超过智库最发达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统计美国共有1777家)。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另一组数据。《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按照其评判标准认定全球共有5465家智库,其中北美和西欧有3080家,亚洲只有653家,中国大陆被认可的仅有74家。
“关键是体制不顺,经费不足,管理无序,尽管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生存发展环境。”对于中国智库发展现状,一位经常接触各国智库机构的专家分析。
“组织40多位专家写就,专家中有学者,也有现职的中国财经官员”、“连续发表了13年的一年一度的报告,有内地媒体及商界支持,每年发表的报告都会引起海内外的关注”,香港媒体人士罗绮萍通过《中国资本市场蓝皮书》看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智库部署中的发展方向:“学科———学科”、“决策部门———大学智库”、“大学———社会”的合作互动。
在2009年初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七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论文数等方面,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连续保持全国高校第一位;学校拥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强大厚重的学科综合优势为创新科研方法打下了基础。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是唯一受表彰的提供奥运智力支持的高校科研机构。2000年10月组建以来,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专职人员最多时候不超过3人,然而中心先后完成了来自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北京市等各方面的课题3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理念、社会价值与国家文化形象建构”和奥运史上首开先河的“奥运会总体影响研究”和“残奥会总体影响研究”等。
“这几年学校注重打造跨学科平台,组织跨学科团队,正是通过联合攻关完成了这些成果。”分管科研工作的冯惠玲副校长兼任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主任,带领来自国学、社会学、新闻传播、行政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与了北京奥运前期筹办到后期总结的全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三大报告———《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同样通过联合攻关完成。各报告主编由校学术委员会确定,课题组遴选全校相关学科知名学者,并聘请校外有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报告》的组织单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联合共建。研究院实行独立人员编制、独立财务管理、独立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在国家拨款、课题经费之外,研究院积极开辟经费来源渠道,“最有成效的是社会捐助大幅增加,两年来先后得到社会捐助320万元。”研究院2009年工作报告指出。
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属于学校目前已组建或成立的13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在现行的校、院、系各级教学科研机构之外,这些机构依托相关学院,以项目为纽带,形成“矩阵式”的科研体系,重点开展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项目研究。学校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的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课题很多都依托于跨学院机构。包括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受国家汉办委托的《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报告》和《汉语教师志愿者研究报告》,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完成的《关于“人文北京”研究情况的进展汇报》,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郑功成教授主持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等。
在200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点推动的《成果要报》(上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里,有10篇采用自中国人民大学,占要报总数的1/8,其中7篇由中央及省部级以上领导作出批示,刘元春团队的报告《我国宏观经济指标分化与冲突的表现反映的潜在风险及相关政策建议》由温家宝总理作出批示。
刘元春团队的报告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第11期研究成果,每年四个季度的报告定期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发布。论坛主办方———经济研究所由此被香港《经济导报》列为中国经济预测八大权威机构,在国家发改委之后居于第二。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