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深度融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要求
善于转化 共建共荣


  本报讯(记者王潇潇)1月13日,我校召开深度融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武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彭丽敏,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传铁,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发改局局长卢胜,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孙明安及校党委书记路钢、校长李培根等出席动员大会。大会由副校长杨勇主持。
  刘传铁首先通报了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相关情况。他介绍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意义,并就东湖高新区下一步如何推进示范区建设及如何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作了说明。
  杨松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湖北省、武汉市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曲折历程,并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阐述了“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内涵、标志性特征及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与主要任务。他称赞我校主动积极地参与并提出全方位融入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并希望其它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也能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
  杨松还就我校如何融入示范区建设提出了要求:要在一批优势领域和项目上实现原创性的突破,拿出一批可转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要联合组建新的合作研究院所,联合申报新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要组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共同打造为自主创新服务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
  副校长骆清铭、科发院常务副院长陈建国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我校科技优势、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融入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李培根在讲话中指出,融入示范区建设是华中大在社会上留下深深痕迹的绝好机会,是华中大未来走向世界一流、践行和升华办学理念的重大机遇。他希望在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能充分展示我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并在融入的过程中实现“善于转化”。李培根提出,要拿出我校与示范区“共荣”的计划,要从学校、院系各个层面进行规划,组织力量加以推进;产业集团等部门要重新研究我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与机制;并建议与东湖高新区建立“常协调”机制。(讲话全文详见第三版)据悉,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出席大会的还有:全体在校校领导,校长助理,院士,教授,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院系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