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的渠道 建设信息平台
提供优质服务
我校新措高招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本报讯 在依旧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的重要决策,针对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出新措出高招,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就业场景。
截至去年底,共有千余家企业进入我校招聘,与400余名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与3600余名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这些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与毕业生数量的供需比平均为3:1,热门专业甚至可达到10:1。
开辟毕业生就业新渠道,继续打造功能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去年9月初开始,我校积极与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区市人事局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其密切联系企业的优势,为我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同时积极走访岛城大型国有企业及青岛民营企业500强,邀请他们到学校召开专场招聘会、参加校级大型招聘会。
通过积极走出去开辟毕业生就业新渠道,我校以“校级招聘会为平台、院级招聘会为主体、专场及周四职场为补充”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功能逐渐强大。在去年11月27日举行的山东省2009年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招聘会暨我校2010届毕业生首场供需见面洽谈会上,420余家单位到会招聘人才。在去年12月18日举行的青岛市高校毕业生秋冬人才市场暨我校2010届毕业生第二场供需见面洽谈会上,到会招聘人才的单位中,青岛市人事局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企业有22家,中国青岛人力资源市场邀请的企业有80家,来自崂山、市南、四方、市北、李沧等地区的有近60家,我校邀请的企业有260余家。
截止到去年底,我校共举办专场招聘会14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80%左右的专场招聘会都呈现火爆的场面。其中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约50人,冠捷科技集团签约36人,金锣集团签约32人。有多家公司当场面试后就在现场与毕业生签订合同。
淮安富士康科技集团原本只计划去青岛科技大学招聘,经过我校积极争取,于去年12月2日在我校召开了专场宣讲招聘会,当场签约46人。
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及时传递招聘信息。去年下半年,我校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建立了覆盖率可达到90%以上的面向全校毕业生的“点对点”的信息平台,将就业岗位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毕业生的手机上。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学生可以接收到任何有关招聘及就业的信息。
从去年9月初开始,每个星期,校就业指导办公室都把当周所有的招聘信息在学生事务发展中心大厅的显示屏上展示出来,采取滚动播出的形式,不间断地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同时还利用在学生事务发展中心大厅及周围的橱窗、宣传栏张贴海报及宣传材料的方式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
学校就业信息网把所有企业的招聘时间、地点、岗位要求等都展示出来,并及时更新信息,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浏览,也可以填写网上简历,方便企业主动寻找合适毕业生。
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企业有招聘意向而未来学校招聘之前,我校就提前与其联系,了解其招聘要求及服务要求,为其提供合适的场地、服务设施等。每次招聘结束之后,都请企业填写《用人单位信息反馈表》,了解企业的满意情况、对毕业生的评价及对我校就业工作及服务的建议,以提高我校今后的服务水平。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服务水平满意度不断提高,90%以上的招聘企业表示要与我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多家企业表示明年会扩大岗位的数量,继续来我校招聘。
(学生记者 焦友谊 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