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服务“三农”有为有位浙大“卡特”成立十周年暨第二届董事会二次会议举行


  本报讯(记者陆兴华)1月20日下午,省政协主席、浙大“卡特”董事长周国富主持召开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大“卡特”)成立10周年暨第二届董事会二次会议,深入总结浙大“卡特”成立十年来的建设经验和成就,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思路。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卡特”高级顾问张浚生、陈子元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教育部首批启动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跻身“985工程”二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行列。十年来,中心以研究“三农”、服务“三农”为已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积极承担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咨询,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应有贡献。
  周国富充分肯定了浙大“卡特”所取得的成就。他说,“卡特”的10年,是探索求发展的10年,是创新上台阶的10年,也是取得丰硕成果、辉煌业绩和“卡特”品牌在国内外美誉度不断提升的10年。10年中,“卡特”形成了自主为本、多重领导的管理体制,研究为本、多位一体的发展方式,院内为本、多方组合的团队结构,战略为本、多种维度的科学研究,学生为本、多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浙江为本、多地拓展的社会服务,农经为本、多科融合的学科建设,建立了具有高素质、高效率、高品牌的“三农”科学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体系,是我省乃至全国“三农”问题重大决策咨询的服务智囊和研究团队。周国富代表董事会,向浙江大学和“卡特”中心表示热烈祝贺,向“卡特”全体教师和研究人员表示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卡特”发展的广大董事和有关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周国富指出,当前我国面临全面转型,整个社会已从“生存型社会”转入了“发展型社会”,这既为提升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带来了众多机遇,也为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三农”问题事关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综合运用宏观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和差别思维。我省发展阶段领先、发展模式特殊,要充分考虑到“三农”问题的超前性和特殊性。他要求浙大“卡特”进一步加强宏观战略、现实问题、历史经验的研究,加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社会、为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努力创造具有标志性的重大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研究“三农”发展的标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研究机构。
  张曦在讲话中指出,浙大“卡特”的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浙江大学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发展的十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当前,要进一步明确浙大“卡特”的发展定位,善于以世界眼光寻找新的发展标杆,谋划新的跨越发展,努力成为推动浙大人文社科崛起的重要“示范”,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智库”,成为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会议审议通过了“卡特”第二届董事会新增一名副董事长和三名董事名单,杭州市副市长何关新增补为副董事长。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黄祖辉院长的“卡特”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的工作报告,各位董事围绕报告进行了热烈的发言,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表示,“卡特”的10年硕果累累,“卡特”的未来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