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着”收获”的张张笑脸时间:5月31日上午9:10。
地点: G座教学楼404教室。
主角:3名汕大学生和2名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生。
他们带着自信的微笑走上讲台,一字排开,开始向全 班介绍到非洲国家安哥拉进行商业投资的风险评估结果。 这节课是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汕头大学与加拿大卡尔加 里大学联合举办的“全球领袖与创新学习”第一期国际商 务课程的压轴大戏,内容是国家风险评估课堂小组汇报 ( Presentation)。
此前,来自不同年级专业的17名中方学生和13名加方 学生已经在汕大商学院殷树喜博士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 学 Ryan B. Lee博士的带领下,围绕风险管理进行了三周 的课堂学习、企业参观和小组讨论。
讲台上的五人小组胸有成竹,密切协作,轮流从地理、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到安哥拉进行 商业投资可能遇到的风险,俨然风险评估专家。坐在台下 的 Ryan B. Lee博士面带微笑,频频点头。做完总结陈述, 未等众人反应过来,小组中来自卡尔加里大学机械工程专 业06级的 Bianca忽然换了个调皮的表情,捧起事先准备好 的笔记本,用中文一字一顿地念道:“我很高兴来到汕头大 学。”
说罢,这个班上身高180公分、却是年级最低的加拿大 女生抬头微笑望着台下,金发夺目,笑容灿烂。
所有的中方学生都会心地微笑了,并不忘把 Bianca的 话翻译给同组的加方同学听。笑声和掌声充盈了整间教 室。
“我真希望走在他们的身边”
5月11日,带领13位学生刚刚抵达汕大的 Ryan Lee博 士在为这个交流项目而开的专题博客中兴奋地写道:“我 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两国)学生们相互认识并开始交流了! 今天我在校园内看到的几个学生非常有活力,总是积极帮 忙,还充满学习的热望,这实在让我精神振奋!”
Ryan博士的观察很快得到了学生们的证实, 并在中 加各位学生的英文博客中得到无限延伸。 Alex:“我的宿舍 在五楼,但是我非常幸运。这都是因为中方一个名叫 Vingo 的同学。他热情地帮助我把21.9千克的行李搬到了寝室 ……每个人都很好,在写这篇日志之前,我迷路了。”
Heidi:“我真希望走在他们的身边。”博客里还有 Sally , Steve等同学由衷的感言。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这也 正是所有中国学生想对加拿大同学说的话。
加拿大学生眼里热情好客、勤奋好学的17名中国学 生,在谈起自己的异国同窗时,无一例外地钦佩对方的开 阔视野、独立个性与合作精神。 文化合作带来丰富感悟“如果我们结合每个人的长处,就能形成一个强大的 团队,这个团队的效率将远远高过单枪匹马,分头行动。” 事实也正像06商学院林洁在博客里所说的那样。
在一个月的交流学习中,国际商务课程采用小组学习 的方式进行教学。 Ryan Lee博士和殷树喜博士分别针对 风险管理、危机公关给同学们开课。此外,同学们还到澄海 国际玩具礼品展览中心、奥飞(奥迪)玩具、骅威玩具、群兴 玩具等企业进行参观。
交流源于碰撞,比较产生反思。正是在这种被 Heidi称 作“文化合作( Cultural Collaboration)”的小组学习中,来 自大洋两岸的青年人获得了井喷般的丰富感悟。
一直认为小组讨论过于浪费时间的06商学院的唐寅 说,这次交流课程准备小组汇报的过程让他顿悟团队合作 的重要性。老师的话让06商学院的张岷从此记住“分歧催 生创造”:“有一次我认为我们的讨论相当高效,因为我们 很快就达成一致了。没想到 Bianca和 Alex告诉我说‘我们需 要更多的反对意见’。”
加方的 Steve则注意到了中加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 “中国学生受到的教育似乎更注重于记忆。而加拿大教育 则更看重理解。” 汶川震痛 情牵中加 “我从未想象一个国家会如此深刻地影响我……我刚 刚从烛光悼念仪式回来。那个悼念仪式是为受到上周那个 惨烈的大地震影响的人们而举行的。站在10000个团结一 致的人中间,支持这个国家的人民———而6个月前我还不 能完全相信自己能够前来拜访这个国家,感觉是超现实 的。虽然我听不懂人们在喊什么,但是我可以感受到周围 人们的同情,理解,痛楚,和最重要的———力量。”在一篇题 为《我永远不会忘记今夜》的博客中, Heidi动情地写道。
5月21日,汕大为汶川地震遇难同胞举行的万人烛光 悼念仪式。13名加拿大学生全部主动参加,同时也加入了 校内赈灾募捐人潮。看不懂新闻,他们便向周围的中国同 学打听救援的情况,一些加拿大学生还在博客里呼吁家乡 的亲友向红十字等机构捐款。 “我们是一样的”
在被问道“中加学生有什么区别时”, Teena迅速答道: “不要误认为中加学生有多么不同,我们其实是一样的!这 就是我在这次交流学习中最深的感受。”
“我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我们的父母都为了我们做出 巨大的牺牲,努力工作以保证我们受到尽可能好的教育。” 她的观点很快也得到其他学员的认可,并被附上翔实的论 据。
Nadine说她在图书馆从一个汕大男生自习时凝神沉 思的眼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都想在学校里好好学 习,拿到一个好成绩,顺利毕业;时而思考自己的未来和自 己究竟可以取得多大的成功。” Rob说他在周围相信“命运 由自己主宰、成功源于勤奋工作”的汕大学生中找到知 音。 Heidi说虽然穿着风格迥然不同,但是她从中加女孩的 身上发现社会赋予女性的压力是同等的。
临别之时,他们在拥抱中约定“不久后见”。“我们无需 伤离别,因为世界是平的。”面对远行的朋友,张岷笑着说。 (学生记者 06英语 柯任斯 摄影/06新闻 黄杏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