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少年的眼神

  我的这位病人是一位中年男子,患脑部肿瘤准备手术。虽然术前评估为良性,但因肿瘤巨大、位置深,特别是包裹了两条重要脑动脉,手术的风险系数很大,虽然这类手术自己做了不少,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脑深部手术始终有不确定性,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损伤,轻则瘫痪,重则昏迷,对手术的医生而言,仍然有一定的压力。

  手术安排在第二天进行。像平常一样,我要跟病人的妻子进行术前谈话,当我谈及手术风险时,病人妻子已开始掩面流泪,有点难以自控。忽然间,长着一张清秀脸庞的少年从病人妻子背后显露出来,这是他们的儿子,原本只是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默默听着我们的谈话。这时,他开始握住母亲的手,抬头向上看着啜泣的母亲,仿佛想通过自己手里的温暖给母亲传递一些力量,但又因为从未面对过的场景而有些不知所措。当他将头转过来与我的目光对视时,在他清澈的双眸里我突然看见了一种混杂着坚毅、信任、渴望、无助甚至有些恐惧的眼神,四目对视时也没有退缩,在他这样的眼神里我突然间感到了一种压力,除了源于医生的职业操守,更多了一种父辈对少年的责任压肩。

  是的,如果手术顺利成功,病人术后就像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眼前的这位少年就会拥有该有的父爱,继续做一个幸福的小孩,但如果手术不顺利,小小少年的命运将会逆转,承受无尽的压力,而现在这个压力又转给了我这个施行手术的医生。能做好这个手术吗?我也在心底问自己,如果做不好,不如放弃。对于这种深部包裹血管的肿瘤,谁都没有绝对把握。凭自己以往经验,将血管从肿瘤中分离出来,有一定把握,但分离出来的血管会不会因为痉挛导致脑组织缺血梗塞呢?除了要求术者有一定技巧轻柔操作之外,还要看血管自身的耐受情况了,不同个体各有差异,这还得看运气如何。八成把握,两成运气,这是我术前的预判。想着小男孩坚毅、渴望和无助的眼神,我决定手术,希望伴有好运,还给少年一个健康的父亲。

  手术如预想一样并不容易。好在虽然肿瘤血供丰富,但与重要结构粘连的地方顺利分离,关键的两条脑动脉也小心翼翼、顺利地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来,形态完好。会不会术后发生痉挛?我的心里也不踏实,还要看术后72小时的发展情况。肿瘤全切除了,术后病人清醒、四肢活动好,手术成功了八成,那两成的运气呢?术后第一天,病人清醒、四肢活动好,第二天,清醒、四肢活动好,第三天,同前。终于松了一口气,运气始终向着你,少年!终于还你一个健康的父亲!希望再见到你时看到的是喜悦的眼神!

未标题-17.jpg

未标题-9.jpg

  (神经外科一病区 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