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古文明都有它的创世神话,根据哈佛大学查普曼教授的看法,这些神话熔铸成一个民族的民族性。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和西方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这原来是为大历史第一章出的习题,当时忙着要你们反思三个大问题,没有出。但庆幸的是今天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补一堂课。
基督教的旧约上说,上帝花了六天的时间为人类创造了世界,他看到亚当很寂寞,就从亚当身上抽出一根肋骨,为他造了夏娃。上帝还为人类提供了火,使他们舒适。遇到洪水,上帝叫诺亚造了一艘方舟,让信徒们带着他们需要的牲畜排队上船,安然避难。上帝之于人类,有些像今天很多中国父母之于儿女,一切都为他们准备周全,不过他们的要求不太一样。基督徒的责任是恪守教义每周日去做礼拜。而现在中国孩子重要的责任,就是考上大学。
中国神话就很不一样。中国神话认为宇宙最初混沌黑暗,盘古一斧子一斧子将天地劈开,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后来,天上出现十个太阳,大地生灵涂炭,后羿为苍生不平,奋起射日,一口气射掉九个。可还是太热,所以又有了夸父追日,他喝尽了黄河和渭水的水,最后渴死在追日的路上,死后手杖化作桃林,激励着后人永不放弃!
遇到洪水,中国人没有诺亚方舟,而是有“大禹治水”,在他父亲失败以后,大禹亲率百姓,不断试验,十三年风餐露宿,跑遍全国,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九河,东引入海,最终消除了中原的水灾。
火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明,基督徒的火是上帝给的,古希腊的火是从太阳神那里偷来的,而中国的火是燧人氏钻木取火,自己发明的。无法想象我们的先民经过了多少年的挫败和实验,最终才把火种拿到手里!
至于文明,更是中国人历经数千年的奋斗构建出来的:仓颉造字,“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在大历史的长河中放眼望去,智人之所以能在万亿物种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凭借文字继承先民的智慧,进行跨时空学习。
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是中国几乎每个孩子都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炎帝的小女儿有一天在我们东海淹死了,死后她化作一只神鸟,常年累月到西山衔木石去填东海,并发誓要把东海填平,不能白白死去!这就是精卫填海。
如果门口有座大山挡路,你会怎么办?放弃?搬家?还是绕过去?冀州有位九十岁的老翁,召集族人,叩石垦壤,发誓把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移走,好直通豫州。他的决心,感动了上苍,天帝便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从此冀州南部就直通汉水,再无阻挡。
中国神话里,女性也做了很多贡献,一直影响到今天。先说后羿的妻子嫦娥。后羿为了能和嫦娥长相厮守,弄到两颗长生不老丹。可是,当他忙着射太阳的时候,嫦娥因为好奇吞服了丹药,之后便全身飘起,直奔月亮上去。嫦娥为了能回到人间,就命玉兔捣药,夜复一夜,年复一年。小时候中秋赏月,只见玉兔,不见嫦娥,母亲说嫦娥在月亮背后休息呢!去年嫦娥四号上了月球背面,我的小孙子问:“美国人登月,都是到月亮的正面,可以上电视,中国人跑到月亮背后去做什么?我都看不见!”我随口说:“去找嫦娥啊!”孙女立刻问我:“找到嫦娥要做什么?”我想了一下说:“告诉她行远书院第五期要招生了,请她快来报名。她能独自一人坚持几千年,是行远的料!”
提到行远书院,不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吗?我们需要更多的愚公老师,也需要愚公学生,不为眼前功利所诱,遇事敢为天下先。遇到困难,绝不退缩,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还有,伏羲创八卦,第一卦乾卦就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影响我们到今天。他的妹妹女娲更不得了,不但用黄泥造了男人和女人,还炼石补天。上古时,水神共工被火神祝融打败,一头撞断了西方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下来,天河的水倾泻到人间。女娲不忍见到生民受苦,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彩石去补天,一块一块地补,最终把天补好了。又过了好几千年,出了一个大文学家曹雪芹,他发现当年女娲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就把天补好了,剩下的一块,已经变成通灵宝玉,转世化身成贾宝玉,这就是三百年前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主人公。
中国古代充满了与天地抗争奋斗的神话。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生在世,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要生存,就要抗争,就要奋斗,就要努力不懈,永不放弃,这就是中国的民族性。这种精神,使民族虽然历经患难,仍能根脉不断生存至今,始终屹立世界!
孙中山先生也是靠了这种精神,领导了一批青年人,推翻了满清王朝。遇到失败,决不认输,决不放弃!他们一次,两次……九次起义,全部失败,没有放弃!第十次武昌起义,终于成功。更难得的是他能跳出传统中国改朝换代时赶尽杀绝、血流成河的窠臼,几乎不流血地推翻了两千多年的王朝统治,建立了共和。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曾几何时,日本步步紧逼,在差距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我们这个民族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二战中,有飞机坦克和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六个星期就投降了;中国却以大刀、步枪对日本的大炮、飞机,不屈不挠地用血肉撑了14年,终于获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可以失败,却决不认输!成千上万的不愿做顺民的教授大师、青年学生,从华北徒步到西南,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谱写了“西南联大”的壮丽诗篇。这是几千万人的民族大迁徙!当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农场的工友赶着农场的种羊种牛,从南京翻山越岭,几个月后抵达遥远的重庆沙坪坝的时候,他们发现一只都没少,反而多了几只———几只母羊在颠沛流离的逃难途中还顽强地生出了小羊!
第三期的同学们,你们很快会进入社会,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难是常态。偶尔跌倒很正常,那叫“挫折”;重要的是自己爬起来,那叫“成长”!当你自己不爬起来,或要等别人拉起来的时候,那就陷入人生危机了,希望那时这些先人的故事能够给你一点鼓励和启发,帮你支撑自己度过难关。我们的民族,遇到困难,就要奋斗,就要把困难踩在脚下,至于个人,更是如此。中国如此,华为如此,你我都如此:同学们,“坚持理想,永不放弃!”前途在你们手中,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