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素描:刘雪峰,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贵州尚坤管理集团副总,贵州湄潭县作家协会秘书长。
“蓝司法让纪委给盯上了,估计还没有抓住把柄,要不早歇菜了……”
蓝司法还在办公室门外,听到老王指名道姓说自己,心里坦然,也只付之一笑。为不让大家尴尬,蓝司法脚跺的山响,屋里的议论嘎然而止。
办公楼是八十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房,每间办公室都是里、外各一间,里间用作储物或资料存放,外间作办公室。司法只是一个岗位,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与综治办合署办公。
综治办是政府面对百姓的窗口,里间作办公室,三四个挤在一起,虽然拥挤些,倒也紧紧有条。外间用作民事调解或各管理区调解主任集中开会时合用。
蓝司法的办公桌在靠窗的位置,与联防队长相对而坐。坐在蓝司法办公桌的位置,打开窗户,大街上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蓝司法在办公室的时候,习惯打开窗,让街上的喧嚣渗透进来,他总是能从纷繁嘈杂中辨别真伪。有人要找蓝司法,只要往综治办的窗口瞄一眼,便知道他在与不在。
老王是镇里的老人,撤并建之前是小乡的副书记,现在以副主任的身份临时主持综治办的工作,小李是镇里配给综治办的法制宣传员。
蓝司法进屋时,几个人齐刷刷的朝蓝司法扮笑脸,蓝司法一脸笑容朝大家点头。刚坐下来,便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条“软遵”,不紧不慢的用钥匙划破薄膜包装,撕开封口取出一包,把剩下的放进抽屉里去。蓝司法旁若无人的做着这个动作,三双眼睛从不同角度向他投射过来,羡慕、疑惑、妒嫉,各情复杂情绪都在其中。
老王的目光堪称虎视耽耽。这也难怪,人家好坏也是副主任,在镇里资历最老,工资比蓝司法高出一倍,除偶尔借会议之名蹭上一包“软遵”外,一年四季也只敢抽伍元一包的“蓝黄”。蓝司法一个计划外用工,平时也抽“蓝黄”的人,今天凭舍就能抽上“软遵”……
蓝司法并没在乎大家的注视,打开烟盒抽出几支烟,也不招呼就往三人所在的方向一、二、三的抛了过去。联防队长的第一个接住烟朝蓝司法点头算是谢谢;小李还在蓝司法抛烟给联防队长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蓝司法的烟一来,敏捷而潇洒的接了,一脸的笑容;老王还在思索着蓝司法为何抽得起这么好的烟,正走神呢,蓝司法抛来的烟先是他的桌面上挣扎几下,待他反应过来已经掉在了地上;蓝司法见此情景正准备重新抛去一支,却见老王朝他摆摆手,从地上捡起“软遵”,吹了吹灰尘,叼在嘴上点燃,使劲的吸了一口,一种美美的感觉漫溢全身。
老王一边吸着烟,一边继续着他在刚才的思考……
综治办数蓝司法最忙。每到赶场天,总会有人找蓝司法的。找蓝司法指定不会有好事,不是邻里纷争,便是山林、土地界绊,田边土角鸡毛蒜皮的事,人们喜欢找他断个输赢。蓝司法不厌其烦的了解每宗纠纷的来龙去脉,通过讲法、讲理、劝解、安慰,有时也义正辞严的指出错误,应对着村民的大事小情。大家都信服他,经他调解的纠纷,大多都能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老王轻闲而失落,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却无人问津。好几次老王扮着笑脸去蓝司法主持的调解现场,蓝司法很投入与大家沟通、促和,没有发现王副主任的大驾,建镇之后乡脚宽了,纠纷双方大都不认识老王,弄得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好不尴尬。
一天,蓝司法和小李到村里调查材料去了,老王一个人在办公室坚守。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来找蓝司法,老王告诉她蓝司法下乡了,有什么事你可以和我讲。妇女说了一句让老王一直不能释怀的话:“这事我只和蓝司法说,和你说了不着数……”
老王对蓝司法的成见也就从这些细小事情越积越厚。综治办一直没有主任,他好几次找书记、镇长,说自己一个副职不好开展工作。书记、镇长明白他的用意,只要他多做些后援服务,业务上的事让年轻、专业的人去干。老王自讨没趣,认为是蓝司法抢了自己的风头。蓝司法深得领导重用,群众基础又好,只等计划外用工的身份一变,综治办主任的位置似乎非他莫属,老王心里就更是不得劲了。
老王一个远房亲戚与邻居为宅基地发生纠纷,他把球踢给了蓝司法,还暗示找蓝司法不能空着手。亲戚去见蓝司法的时候,买了一瓶习酒,好几百块钱呢,差不多顶蓝司法小半月工资了。亲戚问老王行不?老王一脸不屑:“一个小司法这酒也算高看他了!”
第二天,老王的另一个亲戚也来找他,说的还是宅基地的事,对方话还没说完老王就把他支给蓝司法了,后一位亲戚从老王闺女的店里买了一条“软遵”送蓝司法,老王知道后心里酸酸的。
冷静下来老王一合计,发现找他的两位亲戚竟是堂兄弟,为的是同一件事,彼此是矛盾的双方,也都送了礼给蓝司法。老王嘿嘿暗笑,心想就看你蓝司法如何裁断了。“蓝司法让纪委盯上”出处也就在此,其实那是老王敲山震虎。在他看来,一个司法工资不高消费高,不受贿还能咋的……
老王的两位亲戚来到了蓝司法的调解室,双方都对蓝司法扮笑脸。老王路过调解室,假装问:“你们怎么在这里?”蓝司法说因为宅基地,今天过来座谈。蓝司法说话很委婉,顺便说王主任你也参加一下嘛。老王连连摇头:“我没空,你处理好就行。”
蓝司法也没有刻意挽留他的意思,让小李配合做记录,就直接进入了正题:现场调查、双方理由陈述、针对矛盾的交点剖析、提出协议草案……
老王在办公室打一转出门去了,盘算等着看好戏呢。蓝司法已经钻进自己布下的“局”,断定他受贿的事立马就得曝光,罈子口封得住,人口哪封得住哟。纠纷如果能协商解决人家还找你干嘛;一经硬裁,不服裁决的一方肯定怨气冲天,只需录个材料,蓝司法受贿的事就坐实了。
老王转了一圈重新回到综治办,矛盾双方和蓝司法已经和颜悦色的扯着闲篇,气氛十分友好,小李正伏案制作调解协议书。老王勉强扮着笑进了里屋,觉出事情没往他预料的轨迹发展。蓝司法进里屋放东西,开开心心告诉老王事情处理好了,原本就小事一桩,话挑明亏吃在明处,两兄弟便握手言和了。还要邀请一起吃个饭,你既是领导,又是他们长辈,怎么都得见证一下吧。老王想找理由推辞,不料两个亲戚进里屋来请,也就不好再固执了。
就餐地点是蓝司法选的,他小姨子的餐馆。老王暗骂:“吃人不吐骨头,连骨头渣都不放过!”
蓝司法与小姨子如此这般做了交待,伙计就直接炒菜、上酒了。因为矛盾化解了,冰释前嫌大家都很高兴。酒到酣处,堂兄弟俩一起敬蓝司法的酒,说了许多感激涕零的话。老王在边上似乎有些多余,自个与小李碰着杯……
蓝司法说家里在烘烤烤烟,要先走一步。
老王嘴上嗔怪道:“再忙也要吃完饭再走吧,大家正在兴头上呢!”心里却在想你套路也够深了吧,又是酒又是肉的上了一大桌,怕买单时面子挂不住不是?
蓝司法笑笑说:“不能与您大主任比呀,你下班就没事了,我这边下班,家里正等着我上岗呢,烤烟等我烘烤,几十头猪崽还饿着肚子呢……”说着蓝司法提上那只印有“人民司法“字样的帆布包,朝大家挥挥手走了。
堂兄弟俩相互又说了许多道歉的话,也感谢王表叔安排蓝司法这样有水平的干部帮他们化解矛盾,老王听了稍稍感到一丝温慰,又迅速升腾起一种酸意,看看两个表侄儿那傻傻的样,又添几分怒其不争的郁闷。
酒足饭饱,兄弟俩争着付钱。蓝司法的小姨子面带微笑:“钱,我姐夫用一条“软遵”折价抵账了,差几块钱就不收了,往后多多照顾生意就是了。”
大家听的面面相觑……
这时,老王发现,桌上的习酒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