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你与智慧之间, 只缺少一份情绪管理

  持续高温的天气令人情绪烦躁,无法安静。心知天气无法为人掌控,不如静下心来,重读海蓝博士的 《情绪决定命运》,获得些许智慧的清凉与清醒。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当心平气和的时候,头脑是清醒的,身体是放松的;当愤怒焦虑的时候,头脑是混乱的,身体是僵硬的。
  长期焦虑会使人生病,而情绪的失控又会导致身体疾病的加重。所以,觉察自己的情绪,和各种情绪和平相处,才会使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对于人生和命运而言,这具有更加开阔的意义。
  情绪是人们生命感受的晴雨表。情绪好了,就会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情绪不好,纵然美好的事情发生,也无法感知到。
  美国神经学家保罗 · 麦克里恩提出人脑不只有一个,而是由三个脑组成,代表着人类不同的进化阶段。这三个脑分别称作:爬行动物脑、哺乳动物脑、理性脑。
  大脑是人的思想、情绪、行为的发源地,人性是思想、情绪和行为在各种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所以,简单来说,完整的人性包含三个部分,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性。也就是说,人是集蛇性、猴性、人性于一体的混合体。
  蛇性代表了冷血无情,猴性代表了善变自私,而人性代表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能够关怀爱护他人,遵守社会道德,愿意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自己。所以,当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动物属性后,便能够理解当人们处在危机、情绪激烈动荡、疲惫和想要满足自己急迫需求的时候,就可能蛇性大发、猴性大发,从而认清自己与他人,进而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了解他人、宽容他人,需要我们通过努力让自己人性的部分越来越多,动物性的部分越来越少。这可能就是生命意义的所在。
  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也无对错,但是理性让我们极力地想远离负面情绪,追逐积极情绪。其实,情绪是天使、是保镖,特别是负面情绪。因为在痛苦中我们才会真地停下来、静下来,进而思考、改变。
  改变人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痛苦,一种是爱。因痛苦而改变比因爱而改变的人更多。
  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后悔过去、担忧未来、不满今天呢?
  人的负面情绪大体分为三类:愤怒、恐惧和悲伤。
  悲伤、悔恨都指向过去,会使人的心情压抑、痛苦。许多人会对过去的事情感到后悔,比如“如果当时我不那样做就好了……”“早知道我就不会……”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你在那一刻所做的事情都是当时的你在资源、能力、理解、智慧、知识及情绪状态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所以,一个智慧的人不会在错失了昨天之后,又沉溺于追悔中荒废了今天,从而失去明天。不管对他人还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对彼此的生命有所贡献。过度悔恨和沉溺于过去,其实是一种自私和对自我的放纵,因为沉溺比改变容易得多。
  人生最大的消耗是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和情绪的对抗上。
  人最大的需求是对于安全的需求。我们不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被他人打断。不舒服时,本能的反应一般不是逃避就是对抗,并任由这种情绪蔓延发酵。如果情绪可以说话,它一定会大声呼喊:“你们都用错了我,我的本意是让你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是让你们知己知彼,越过越好。”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够不带情绪地表达需求和愿望。
  成熟的人在需求和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也不会抱怨、不会攻击。在一段关系中,我们总是期待着温暖、支持、感恩和爱。但是,同样也会有怨恨、愤怒、担忧、恐惧和不满,这些情绪也是关系的必然组成部分。
  人和人离得越近,感受到的情绪也就越多。真实和丰盈的亲密关系一定包含着各种情绪,但积极与负面的感受比例至少要达到3 ∶ 2,才能使关系得以延续。
  情绪好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开放的,愿意理解和接纳他人。情绪糟糕的时候,我们会变得自私,或攻击他人,或躲避起来。每个人都是善恶兼具,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启动他人的善意,让他们朝向我们。
  所谓好人,就是成熟、情绪好的人。所谓强大,就是能够与不如意和平相处。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以为过不去的心情。在 《情绪决定命运》 里,海蓝博士告诉我们与负面情绪相处以及自我疗愈的方法。
  第一步,在每次说话前先停下来。第二步,问问自己想说的话,是想发泄还是想表达。
  第三步,只说对人对己有益的话。所谓对人对己有益的话,就是假话绝对不说,真话要掂量着说。掂量的标准,就是是否对人有益。
  痛苦是灵魂的呐喊,困惑是智慧的开始。每份坎坷的经历都是生命的提醒,都能帮助我们靠近更加真实而幸福的自己。
  请记住,引起情绪波动的每一件事都是成就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