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说 肉

人食肉历史由来以久。远古时代,先人们食生肉,飞禽走兽、虫鸟鱼虾,到了手里,淌着血便上口去吃。待文明进步,人们学会用火,肉便从生食变为火烤,味道更为鲜美。后来,人们学会用煮、焖、煨、炖、炒,这都离不开火, 同时因为加了各种香料, 如花椒、 胡椒等,所以肉也变得更加可口。在《水浒传》中,各路英雄好汉也少不了酒肉相伴。故食肉乃人之天性也。

东汉末年,佛教逐渐传入中国。佛家讲“戒酒色性贪嗔痴六欲也”,肉也随之戒除。佛经里说,食肉同时犯了偷盗罪,因为动物的肉不是其自愿给你吃的。故行者、圣人们化缘吃素。我欣赏他们的淡然,但现代社会中身为普通人的我们, 还是喜欢吃肉的。 夏日或者冬日,海滩烤肉,约上三五知己,对着辽阔的大海,开怀畅饮,

试图尝遍这美味。又或逢年过节,在家煮个酱汁鸡,简直叫人欲罢不能。

我喜肉,自然也少不了一身膘,但食肉甚为痛快,麻辣香浓的酱汁,煮得入味口感甚好的肉,搭配在一起胜过天下美味佳肴。若是每天能食一肉,那生活,简直快乐似神仙。我也听说过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从前有个想吃肉而没有肉吃的穷人说:“若我当了皇帝,定要天天吃肉!”按这个标准,今天的亿万中国人都当了皇帝,而且今天的皇帝们已经到了讨厌吃肉的地步。我常常听到有人这样抱怨:“肉!又是肉!天天吃肉,烦死了!”其实这种天天吃肉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只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才知道珍惜温饱和富足。

说到肉,就不得不提及东坡肉,其肉制作时,选用细皮薄腰五花条肉,用冰糖酱油作佐料,以酒代水,将切成块状的肉置入小葱填底的砂锅, 密封上蒸, 不走原味,酥而不碎、肥而不腻。透着文字,都能感受到肉的甜香扑面而来。

而东坡肉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北宋时期,苏轼两次来杭任太守,浚湖筑堤,杭州老百姓感谢他,于是“抬猪挑酒”。他嘱咐家人将猪、酒烹制成菜来犒劳民工,家人误将酒与肉一起烧制,烧出的肉竟然十分香美可口,这便是“东坡肉”。简简单单一道菜,却烧制出了国人的风骨,将爱民如子酿成香甜美酒,将知恩图报凝成肥美五花,才成就了一道东坡肉的盛名。

那鲜美的肉,我家要隔上三两天才能有一顿,让我感到非常满足。食肉虽说食的是入口一瞬间的美味,但其中真正的滋味却值得我在这无肉的时候反复品尝。故而食肉者不为圣人,倒也活得安然。

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