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如何把消息改为通讯?

通讯员小刘写了一篇企业施工现场的消息稿,领导看了后,让他改为通讯,他很犯愁,让笔者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为此,笔者提了一些建议,供他参考。


 

?

以同一题材为例   请看两者不同



消息和通讯是两种不同的新闻体裁。我们试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报道为例来加以说明。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是一件大事。当天的《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消息与一篇通讯。一对比,可以看有许多不同点:
一是标题的做法不同。消息标题的正题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通讯的标题是《不夜的香港----民间万众欢庆回归》。
二是文章的开头不同,但都写出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主题。
消息的开头是: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通讯的开头是:
有这样一个传说:香港太平山上的那只石龟会走路,什么时候走到了山顶,香港就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是文章的结构不同。
消息的结构是导语加上按时间顺序写出交接仪式的全过程。
通讯分为3个小标题,“神圣的时刻”“欢腾的香江”“真诚的祝福”,分别撷取了街景、饭店、文艺晚会、公园的感人场景。
四是文字描写的方式不同。
消息是叙述为主,而通讯中则有抒情、议论等手法。
五是字数不同。

消息为2500字左右,通讯则长达6000余字。消息写的是会场上的情况,通讯写的是会场外的情景,两者相得益彰。

 


消息改为通讯  可从三处入手



由此可见,若要把消息改为通讯,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写作时,先要从概念上弄清楚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
消息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是运用的报道体裁,其特点是报道最为迅速、最为简洁、时效性特别强,报道新闻事实方式是突出重点。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生动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是消息的延展性报道,在内容上、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加以延展。

把消息改为通讯,有以下3方面要改:



是标题要改。





新闻标题是以最简短的文字写出新闻内容的语句,具有概括性强、引人注目的特点。然而,消息的标题与通讯的标题具有不同的风格。
同一主题的文章,由于用了不同的新闻体裁,标题的做法是不同的。比如,当年跳水运动员高敏在奥运会上获金牌,消息的标题是:
奥运中国健儿又传佳音
跳水名将高敏为我赢得第三枚金牌
这个标题标出了新闻事实,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事情,主语是“跳水名将高敏”,用了“赢得”这个动词,结果是得到第三枚金牌,是叙述完整的一件事。 
通讯的标题是:
蜀中姑娘多泼辣
----高敏铸造金牌之路
这个标题的正题中带着感情,发表议论,是对高敏的评价,在副题上表明她奋斗的历程。
由此可见,消息的标题为主语加谓语结构,有的还带宾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常常表达出时间、地点、事件等新闻要素。而通讯表现则灵活得多,可以标出动态事实,也可以不标出,较多的是用静态的词汇,有的标题上沒有动词。

通讯标题有一行题、两行题,正题为提炼出文章内容的社会意义,副题为对报道对象信息的说明。



是文章的结构要改。





消息的结构一般开头是导语,然后就是主体----背景----结尾。这样的结构不能成为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开头一般不用“倒金字塔”式的写法,有时可以用传说故事开头,有的可以用至理名言开头,有的可以人物语言开头,有的可以用作者亲身感受开头……总之,通讯的开头可以多种多样,多姿多彩,不拘一格。通讯的结构也可以多样化,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等,



是语言的运用要改。





消息一般采用叙述的手法,对抒情、议论也可以用,但用得较少。
通讯的表现手法要比消息得多。通讯可以吸取大量的文学因子,通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详细、深入、生动、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和事件。
在背景材料的运用上,消息用得少而精,通讯用得多而实。这样改动之后,通讯的字数就会比消息多。

小刘参照上述建议,把消息改成了通讯,文章得以通过。他也经过这一次练习,学到了一些新闻写作的技巧。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