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多种做题法,请你品赏!

新闻题材是多方面的,那么新闻标题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不少媒体在这方面下了很大气力,把标题做得多姿多彩,受到人们的欢迎。

下面结合实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多种做题法——




一、幽默上题




例1:从“提款机”中提出无期徒刑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10月18日05版


例2:把自己关进铁窗的看守所长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10月18日05版


例3:医院院长何以患“贪病”?

——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10月25日05版

点评:以上三题都给人“诙谐幽默,形象生动”的印象,从“‘提款机’中提出无期徒刑”,这个“提”字用得好;“把自己关进铁窗的看守所长”,这个“关”字用得巧;“医院院长何以患‘贪病’”?更显生动。由此可看出,只要动动脑筋,形象生动的标题就会出现在眼前。




二、简洁上题




心?安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断腕转型

——《中国青年报》2014年1月3日01版


点评:这个标题的主题只有两个字:“心安”,可谓简洁到家!别看只有两个字,但却吸引人看,引人深思。人们在想,为什么心安?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是如何达到心安的?该题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所体现的悬念,吸引人们阅读全文。




三、重复上题




净化器市场如何“净化”?

 ——《光明日报》2014年1月2日10版


点评:一般说来,在做标题时要尽量避免重复,但有时也需要一点重复。如这个标题中的“净化”,重复了一次。然人们并没有觉得有重复的感觉,相反倒觉得有点味道。

何以如此?在于作者依据稿子中所写的要清理净化器市场乱象进行了提炼,巧用了“净化”一词。这说明,制作出好题,一要看全文,二则是要动脑筋、想出好点子。




四、韵味上题




公道不公道    一“听”就知道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11月2日01版


点评:此题概括得好,且有韵味。新闻标题要吸引人,同时还要尽量让人有印象、记得住,最好还能在坊间流行。要做到这一点,把题做得有韵味,是其中一法。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点文学功底才行。




五、 形象上题




2013正风肃纪

民意竖起大拇指

——《人民日报》2014年1月4日01版

点评:此题是人民日报夜班编辑在一篇新华社通稿上所做的标题,可以看出简短、生动、形象的特点。

原题是什么样呢?原题是:“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信心明显增强——从民意调查看2013年正风肃纪”。很明显,这个主题有23个字,太长了。而人民日报做的主题:“民意竖起大拇指”,实在是高人一筹。我们常说,要尽量把标题做得简短,生动,这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六、一个字上题




“剪”出民间廉洁新风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11月02日04版

点评:这个“剪”字,使标题凸显新颖,有味道。如果照文中所述来做题——“剪纸现民间廉洁新风”,那就显得太直白了。做标题贵在多琢磨,多琢磨就能笔下生花。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这多种多样的标题,新鲜、活泼,让人读着就那么有味道!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广告词。好的标题有“抓眼球”之功效,它对于进一步扩大传播效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有些记者编辑总觉得“做题难”,有时绞尽脑汁也做得不理想。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就是多做题、多掌握标题的各种做法。以上6种做题法,只是其中一部分,大家可以继续搜集、整理。做题做多了,手法也会更多了!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