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观赏世博 感受文明□王依婷


  备期八年的上海世博会终于拉开帷幕,我有幸在五一假期到世博园区游览了一番,颇有感触。作为一个城市人的骄傲油然而生。
  本次展览可谓是现代与未来的超链接目录,展开一屏屏网页,显示了人类智慧的无限潜能和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互动化的展览方式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让我们以最便利舒适的途径了解世界前进的脉动。
  从浦西的企业联合馆到浦东的世界国家馆,虽然我没有遍览所有展馆,但是由于许多较空闲的欧洲小国展览馆都安排了电影展播,则可以料想到,几乎所有的展厅都备有围墙循环电影。生动的视听效果固然引人注目,但最夺人眼球的是一些互动式展览。例如韩国企业联合展馆的大触屏,将整面墙壁作为电脑屏幕,通过高科技手法设计为触屏模式,只要游客轻触屏上的光球,即可展现一座美丽城市。未来馆的放鸽屏,墙前振臂一挥即可在幽蓝的天空放飞白鸽。甚至一些冷馆,像交通银行展馆,亦通过当场制作并发放银行纪念卡的方式,展现了未来注重个人个性发展的理念,让童心未泯的游客过了把瘾。让指尖绽放图景,毫无疑问老少皆宜。许多触屏和感应模式让展览妙趣横生。孩子们兴奋的笑脸配上未来多彩的展望,成了展厅里最绚丽的画面。
  电脑留言的方式也带来很大新鲜感。例如芬兰馆和捷克馆,设有留言照相机,还可以发送到各自邮箱方便拿取。人们把对城市的感激和寄望倾吐在留言信里,满载着喜悦和热望。还有加拿大馆的脚踏车未来行体验,利用类电玩的骑车加动画放映模式,在运动中追寻远方未知的世界,给人以新颖的实感体验。另外,如未来馆的自动规正照相,未来节能计划小游戏,电网展馆的魔方之旅等活动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次展览的纪念护照是最具普及性的互动活动。一本护照,上有各国展馆的水印,到各展馆盖上对应的纪念印章,不仅留下到此一游的“足迹”,也为参观热情添了一把火。虽然一些刚刚启动的展馆还没来得及准备好印章,但他们的手绘和签字也是别有特色。
  这些形形色色的互动,建立在尖端科技和前卫理念之上,使展览不再是单方面输出,而是受众与展方共同参与。
  上海世博园给我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人性化的服务。站在游客的立场,我所感受到的公共服务的体贴,主要体现在细枝末节之处。
  交通方面,大量世博专车通行和世博专线的开通自不用说。世博专车的电话预定服务相当周到,在10钟左右即可搭上指定车。而且专车顶灯分红绿色差,区分已订车辆和待务车辆,确实以出行者的便利为考量。展会上,排队是一大问题,每一个展馆都设有时间指标牌出示等候时间,并有志愿者随时待询。这样游者可以灵活变动游程安排,贴心之感不言而喻。
  厕所和水站点分布很合理,大概三十分钟行程之内就能看到一个休息点。沙滤水站不仅有现饮点还配有两个灌水点,方便游客接带水,节省时间。厕所内每间配有抽取式手纸,大多配有挂包处,每个隔间门都是向内开的,为的是方便游客在不算宽敞的过道行走,而隔间本身大小适中,不会让人在开门时有不便之感。所有手纸都是用牛奶盒等垃圾回收所制的再生纸,并放置在显眼处。而在每个休息点都有伞下座位,且配备了水蒸气孔以降低地面温度,消暑送凉。展会广场边缘上多有伞或屋檐遮阳,中间长廊亦有遮阳伞。在广场上还能够见到信息亭,内有网络查询系统,可供游客随时查找各展馆方位、信息、特色。更不用说大地图画板的频频出现,还周全地重点标示出游客所在地和附近休息点。垃圾桶问题已经明显改善,不仅多设了垃圾桶,还增设了大型垃圾桶,并无盖放置方便使用,而且无异味散出,因为清理人员能够及时来清理。最令人深感温暖的是,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所遇到的是哪国人,是游客还是志愿者,我们都能收到珍贵的微笑。
  笔者以为这些体贴入微之处才是真正城市精神的体现———包容所有并重视个人的全面需要,把“民”从整体集合名词细化到具体单字的“人”,以每个平凡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正是这种和谐精神让城市不再拘于工业、科技、金钱等机械刻板冷漠的印象,而是呈现出人情的可亲可爱和融融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