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在省高校校报研究会
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届一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2010年5月28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届一次理事会,这是全省高校校报界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领导和参与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工作的老专家、老领导和全体同仁表示诚挚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也由衷地感谢以山东大学为代表的有关高校,为山东高校校报研究会的工作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是山东省委、省政府联系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桥梁。抚今追昔,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适逢我省高等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年代,我们校报研究会真实客观地记载、见证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风雨历程,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今天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39所发展到2009年的128所 (其中本科高校57所,高职高专71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1978年的3.84万人发展到 2009年的 159.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4年达到17%,顺利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09年已提高到23.7%。随着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的增如,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也相应得到了明显改善。全省高校校舍总建筑面积由1998年的765万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477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由1998年的50.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07.8亿元,增加了13倍,教学仪器设备值125.6亿元,比1998年的11.7万元增长9.74万倍,图书12302万册,比1998年的2482万册增长3.96倍。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由1998年的2.71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8.97万人。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环境明显改善,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高校校报作为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部门的机关报,是高校中传播范围广、影响大、信度最高的校园媒体,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和全体校报同仁坚持正确导向,自觉服从服务于高校工作的大局,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执着追求,谋求发展。第七届研究会,更是发扬了历届研究会的优良传统,勇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协调全体校报同仁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尤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我们的高校校报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促进高校改革、建设、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第七届研究会,出色地完成了光荣的使命,为山东高校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高校校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形势下高校校报工作仍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如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的形势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和认识;对高校校报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校报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校报的工作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高校校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来解决。
借今天大会的机会,在这里也对高校校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和希望:
第一、深入分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高等教育虽然由跨越式的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但跨越式发展带来的一些非常规的问题正陆续显现出来。提前预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是每个高校的头等大事,我们的高校校报可以也理应在这方面大显身手。
第二、要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高校校报工作要根据中央总的要求,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重要任务,着眼于服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这个工作大局,着眼于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高校校报发展的自身规律,制定和实施高校校报发展的整体规划,不断提高高校校报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第三、做好发展规划,积极推进高校校报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我们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学报也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同时要继续做好深化高校校报工作体制改革的大文章,以改革促发展。要加强资源整合的力度,统筹高校校报、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真正实现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要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校报品牌,创建名牌栏目,不断凝炼校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吸引一流作者、吸引广大读者,努力提高校报稿件的新闻价值、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不断扩大高校校报的影响力。要积极借鉴社会优秀媒体的成功经验,力争在选题、调研、写作、内容把关、意见反馈等环节都做到最优,真正建立起高效率的校报工作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各高校间的横向联合,实现全省信息资源共享,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这方面,研究会要多做工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供交流平台,多提政策建议。
第四、加强高校校报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的校报总编和编辑记者队伍是办好高校校报的前提条件。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抓住吸引、培养、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努力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校报编辑记者队伍中来。要高标准、严要求,对每一个校报工作者进行培训,注意培养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政治敏锐感和综合素养。校报的负责同志一定要有政治家办报的意识,确保把好关,把好度。要加强对校报工作人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为提高校报工作水平提供保障。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专业人员管理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第五、不断提高校报办报质量和水平。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力求我们的校报在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增强校报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校报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要进一步增强校报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绝不能给错误言论和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绝不能因管理疏忽造成不良影响,绝不能因技术操作失误而造成政治性错误。
第六、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校报工作的领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创高校校报工作新局面必须加强对高校校报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和行政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校报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切实解决校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积极探索创新高校校报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校报研究会的作用,不断提高校报质量;要积极为高校校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制度环境。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校报领导班子建设;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要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不断增强活力,提高工作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将不断加强对高校校报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科学的校报评估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的组织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在业务研究、人才培训、好新闻评选、报纸质量评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各位领导,同志们,时光飞逝,光阴如梭,希望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及全体高校校报同仁,认真总结过去研究会的工作经验,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更好地发挥校报的作用,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