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小的时候,在大街上行走,很少能够看到汽车,哪怕是一辆也很稀奇,我能闻着汽油的味道,追出去很远很远。那时候,能够见到汽车是一种荣耀,会赢来无数伙伴的赞许和艳羡。如果有幸得以坐上一回,那将是十里八村的佳话。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
为了参加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母亲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给我买了一双回力鞋,这份迟来的惊喜,着实让我激动了许久。从此,带着母亲的这份关爱,开始了人生艰难的跋涉。那个时候,脚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走路是出行的唯一方式。生活虽然单调,却不乏原生态的东西相伴,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构成一幅闲适的绿色生活画卷。
后来,逐渐有人骑上了自行车,它的确比人腿走得要快,而且省力。拥有一辆自行车就成了我梦寐以求的心愿,更是体现家庭富足的象征。
七十年代初期,这个梦想终于成了现实。从此,我骑上它上学放学,甚至在吃饭前,也要骑上它在邻居的面前显摆。有了它,生活的节奏变快了,效率也提高了。尽管如此,身边的一切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变,山依旧绿,水依旧清,天依旧蓝。
不知不觉进入八九十年代,身边的汽车变多了,脚下的路变宽了,现代化的景致忽如一夜春风,遍地都是。人们随之忙碌起来,忙着赚钱,忙着改变生活环境,忙着追求时尚。原本一生的奢望,竟在几年当中就轻易实现了,不能不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欣喜之余,总感觉身边缺失了什么。城市拥挤了,道路变窄了;噪音增加了,空气变热了;水要净化了,吃要高温了;蓝天不见了,鸟儿跑没了;人变娇气了,怪病生多了;冰川融化了,全球变暖了。看着自己日渐肥胖的身体,人们不能不静心反思。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将生活方式变回从前。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不一定提高了品味。在我们尽情地享用高能耗的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在吞食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若干年之后,我们的生活将不再阳光。
我们顿时大悟,在追求繁华的同时,我们必须崇尚低碳生活方式,以步带车也不失为一种时尚,一种文明,一种进步。
坐看星河,日行万里,风光依旧,风景这边独好。难道有谁不想我们的生活空间变得洁净,清爽,美丽。(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