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穿过我的记忆你的眸——致2010级学弟学妹


  天凉好个秋。坐在办公室微风轻拂的窗边,终于盼别了盛夏的酷暑难耐。久违地再次清闲于院报记者团Q群中,看着学弟学妹们聊着关于迎新工作的准备情况,忽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觉。对于刚挥别学生时代不久的我而言,这样的感触是复杂的,尤其在四年来第一次与“迎新”二字失去关联的此时,心中更徒增些许莫名的伤感。又是一年秋收时,伴着八月的尾音,在九月孤鸣的前奏中,关于警院生活的点滴记忆和着站在人生全新起点的你们迫切凝望的眼神,再次浮现眼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曾刻在图书馆大理石壁上的箴言激励着一批又一批警院学子孜孜不倦,求学奋进。对于每一位经历转型期的青年来说,理想与奋进都有着非凡的含义。有人说,青春的觉悟在于理想旗帜的飞扬,在于用张扬的自信和坚定的信念在有限的韶华中实现无限的自身价值。然而,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如何找到实现自身理想的最佳方式?无论之于初入大学的你们还是正走在工作步履中的我,都同样是不可撤销的必答题。当经历由单调的中学时代向多彩的大学时期过渡,当成长的足迹从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向灵活多变的实践锻炼转变,一种截然不同的多元生活方式和多变生活节奏会令每一个人应接不暇却又欣喜若狂。身临其境的人会渐渐发现,除了枯燥乏味的之乎者也和东拼西凑的三角函数,还有很多未知的乐趣等待自己的发掘和把握——这,或许是四年大学时光给与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警院毕业生最大的财富——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让理想脱离空想,成为现实。这是自强不息的最有力宣言,也是厚德载物的最重要根基。
  所以,对于初入警院的你们而言,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定位”、有效找到最适合的突破口便理所应当成为第一要务。在这个看似单一却又蕴含无数机遇的环境里,可以任你发掘的财宝不胜枚举。当不再满足于呼吸教室里封闭的气息,你可以哼着小曲儿奔往有着全省高校第二大藏书量之称的图书馆漫游书海;当不习惯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单调训练模式,你可以微笑着在各类社团里去施展才华尽洒汗滴;或许坐在铸剑池边背单词到“痛苦痛悲痛心痛恨痛失自己”的你,可以有拿着相机当一回摄影爱好者的闲情逸趣;或许站在龙透关上“赏花赏月赏秋香”的你,可以眺望远方畅想未来而赋诗一曲……记者团、艺术团、管乐队,团总支、学生会、各类兴趣爱好协会……知识藏于每一个待你发掘的角落,乐趣永在你看得最远的地方。“厚积薄发”,这个指引我四年警院生活和一生奋斗节拍的音符,也许就是你可以借鉴的航标。
  写到这里,似乎愈加感慨大学美好的一去不返。或许每一位刚步入大学的人都会经历现实与愿景的差异,无论你是清华人、川大人还是警院人。然而,当你真正找到了自身最佳的定位,并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四年后,你也一定会如此时的我一般,怀念那一段段令人难舍的纯真岁月。所以,初入警院的你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无论悲欢离合,无论酸甜苦辣,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当褪去青春历经磨练后,你会发现,你的成长因四年警院时光的洗礼而无限精彩。
  日新月异的警院,载着代代青春飞扬的莘莘学子,在一双双充满期许的眼眸中,正穿过我的记忆,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作者简介:
  黄永超,2010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院报第12届记者团团长,四川省委组织部2010年选调生,现就职于德阳绵竹市基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