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纽约人心中永远的9·11
今天是纽约时间 9月 11日,下课后,我和几个同学特意搭地铁,从时代广场转车去了世贸中心的旧址,和美国人民一起纪念9·11九周年。
9·11对美国人,特别是对纽约人的影响深远,几乎每个纽约人都能讲述一段和9·11有关的故事。那个时候,整个纽约和整个美国,都陷入了迷茫、无助和愤怒。他们完全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甚至认为整个美国已经陷入了一场战争。身为在 20世纪经历了无数次动荡和战争的中国人,我们很难理解那些在一百多年内,本土没有受到袭击的美国人的感受。对于那些打从父辈起就坐着地铁上下班,每天面对的都是档案和报表的纽约客们,战争是遥远而无法想象的事情。而当战争和恐怖的影子笼罩在他们头上时,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人展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共同度过了那个艰难时刻。
今天的纽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来纽约这么多天,发现这个城市的天空永远都是碧蓝碧蓝的。世贸中心离华尔街很近,周围都是高楼大厦,边上还有一个大教堂。可以想象,当初飞机撞上大厦时,在方圆一公里以内写字楼里面的人们吃惊的样子,逃跑时的姿态。
今年的纪念,话题的焦点集中在是否在9·11遗址边上建穆斯林清真寺的问题上。支持和反对的人都很多,他们隔着两个街区,都举着牌子在示威,场面乱糟糟的。9·11纪念活动是一个绝好的展示自己理念的场所,因为全世界媒体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于是各色人等纷纷粉墨登场,除了因为清真寺问题分成的两大阵营,还有传教的各种基督教会,各种穆斯林教会,消防队员协会,同性恋协会,反种族主义代表等等。他们有的摆着小地摊发小册子,有的直接举着牌子四处游走。酷酷的纽约警察骑着高头大马神情紧张地监视着,主席台边西装笔挺的 CIA们则更加紧张,不时地轻声交谈着。
我们到的时候,纪念活动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正好有一个女士走上主席台开始讲话,大意是让我们记住这一天,记住我们曾经紧紧依偎在一起走过的日子。然后唱了一首动听而哀婉的歌,接着是一个小号手吹小号,好像是美国军队军人葬礼时候的乐曲。再后来,是放了一些9·11遇难者家属访谈的视频。台下所有的人手里基本人手一面美国小国旗,有的人在听,有的人不在听,有的人还是举着各种示威的牌子走来走去,牌子上写的有骂布什的,有骂奥巴马的,更多的是为了清真寺问题的双方斗嘴。
“USA!USA!”
人群的一角,有几个年轻人和妇女率先开始喊起来。
“USA!USA!”
更多人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他们整齐划一地挥舞着小国旗,声音沉静而热烈。
“USA!USA!”
这个时候,整个场地里的人们都开始整齐划一地挥舞起了国旗,无论是何种种族、宗教信仰、政治主张,无论支持或是反对建立清真寺的人们,都用同样的步调喊起了这个口号:USA,UnitedStatesofAmerican,美利坚合众国。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身处一片美国人的海洋中。
不身在其中,你很难想象,几个街区内的美国人一起喊口号的壮观场景。这就是美国人的爱国主义,他们个体有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主见,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你不可否认他们都同样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爱着这片生他们养他们、埋葬着他们父辈的土地。你可以想象当国家需要他们时,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会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国家,没有理由不强大。
美国是一个矛盾的国家,你很难从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身上得到这个国家的整体印象。但是,这样的多元化却造成了整体的和谐。
看过一个美国拍的讲9·11的主旋律影片,主要讲了9·11时可歌可泣的纽约消防队员,其中有尼古拉斯·凯奇出镜。虽然影片的政治主张略显鹰派,但是整个影片还是很好地还原了9·11那场灾难,感人至深。那些影片中的美国人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美国公民,坐地铁、开车上下班,抱怨着高房价和物价,批评政府,谈论着天气和股票,仿佛自由散漫惯了。但灾难来临时,不需多说,许多人都自发地站出来,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世贸大厦楼倒后不久,就有普通公民冒着生命危险开始搜救伤员。越战老兵、护士、医生、大学教授都带着自己的设备赶到了救援现场。而消防队员,更是本着职业精神,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有人说,灾难面前最能检验一个国家的韧性和精神。而在9·11中的美国,每个人自发地尽自己的所能做出贡献,正是这样的一个个个体,组成了强大的美国社会。
前两天和西南财大毕业现在美国读研的一个同学讨论爱国主义的话题,她说,很多留学生因为美国的生活条件、研究条件好等原因就不再回国了。而她觉得,回到中国,为中国人做事,是她学习的动力。虽然有人说她太理想主义,但她说,这样的理想是值得为之奋斗的。我想起我的故乡诗人艾青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几千年走过来的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贫穷和苦难,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深厚而内敛,我们很难像美国人那样爱国爱得那么单纯而热烈。我们这代人的爱国,总是包含着复杂纠结的情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中国这代的大部分留学生们,事实上毕业时既没有充分融入国外的社会,更没有充分地了解国内的社会。报效祖国,听起来很容易,实践起来却很困难。80后的这代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如何爱国,如何成为对中国社会进步有贡献的一代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的房东太太是绿卡移民的中国人。房东太太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海外华人们都学会唱了一首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