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去看看我的大小“白菜”□翁敏华


  暑假里,心里常有个愿望涌动:到世博会,去看看我的大小“白菜”———本科生、研究生志愿者中,还有十九棵“大白菜”呢:我的同事们。他们中有教授,有坐机关的,多人到中年,有的已临近退休。
  终于见到他们挺立在岗位上的勃勃英姿,很有战士的风范。一有人靠近,他们就面带笑容,问一声“你好”,用双眸迎接上去。小徐老师见到我,刚跟我讲了半句话,就转过头去答疑,一发不可收,整整回答了四五十个问题,这才喘了口气;我在一边旁听,问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他却百问不倒,一个“螺丝”未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回答得简洁明了,真是一棵好“白菜”!(深夜归车上,他却睡得沉沉的,累了呵!)一有时间,小李老师的眼睛就“黏”在了地图上,她的那本手册,上面贴有花花绿绿的标签,便于翻阅,她每天还写总结,把遇到的问题分类,找出还存在的差距,备好明天的课。大钱原是打篮球的出身,一棵超大型“白菜”,引人注目,故接待提问更多。这时正有位来自贵州的主,缠着她并不提问,却大发牢骚:朋友们说世博会没意思,果然没意思,我们千里迢迢来到上海,却什么也看不成,云云,大钱脑子快速运转:人家好不容易来一次上海,总得给他们带点上海的好印象回去吧!便建议他们去看外滩:先坐地铁到陆家嘴下,从浦东看浦西;再坐地铁到南京路下,从浦西看浦东。外滩在大钱的嘴里五光十色美轮美奂,终于让贵州人转怒为喜,笑盈盈地与大钱握手告别。
  十九棵“大白菜”甚是了得,每天在车上交流经验,互通有无,游客提问从不一指了之,而反问人家“你想到哪里去?”然后为人家设计最佳路线,屡屡得到好评。他们自己,原分属各个学院各个单位,并不相识,如今知心知肺,同甘共苦,已经成了铁打的团队。
  “小白菜”们则在这块“沃土”上飞速生长。他们向“大白菜”学习,与“洋白菜”合作,工作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们努着力要求自己有求必应,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口干舌燥。他们晒黑了皮肤,壮实了身心。有棵“小白菜”操了一天国语,临了,遇到一老人用上海话提问,“我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说上海话喽”,老人倒也通情达理,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听得懂普通话。最后,她是用两种语言的夹杂,完成了这番对话。
  太投入了,“小白菜”,所以会一时“短路”。总结会上,你是作为自己的“不足”提出来的,我听后却对你的印象极好。
  夏日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才骄阳似火,转瞬大雨倾盆。白菜们头顶上的阳伞形同虚设,眼看着人脚和雨脚一同奔突,他们站得笔挺,一动不动。一会儿,他们纷纷掰下淋湿了的“白菜帮子”———志愿者服设计得好,拉链一拉,衣袖裤腿都能卸下。短袖短裤,大小“白菜”们显得愈发精神。
  回到学校已是临近子夜。校门口有一支队伍迎接我们,像是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你们辛苦啦!”他们大声喊。天天如此。他们自称“志愿者的志愿者”。我想,从今往后,我也是一名志愿者的志愿者了。首先,要动用我手中的笔,写写我的大小“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