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9月4日,校园里五彩的氢气球高挂,彩旗飘扬。温润的雨水没有阻挡住莲峰学子求学的脚步,今年,我们又迎来了3000余名新生。他们从塞北江南齐聚于此,为校园注入了新的朝气与活力,为莲峰山编织新的青春和梦想。
早上八点半,学院院长马争、学院党委书记成孝予、党委副书记马绪荣亲临各系注册处,欢迎新生及家长,视察和指导迎新工作。院长向各系辅导员一一了解情况。不时提出疑问,也点头表示满意。
临近中午时分,院长一行人到新生宿舍进行慰问。
看到领导们的到来,学生们都显得很高兴。当被问及是否习惯住宿环境时,一位计算机系的新生说:
“这儿很漂亮,真的和新生手册上的图片一模一样。”“有你们在这儿学习,这以后会越来越漂亮。”
马院长笑着说。
与往年的两日迎新不同,今年学院进行一日迎新。“今天我们五点多就起床了,因为必须六点半到系部签到,上大学以来还没试过那么早起床。”人文系的志愿者小陈乐呵呵地说。虽然一个早晨下来雨势不减,但是志愿者们的热情仍然高涨,为新生搬运行李,介绍学院生活是不亦乐乎。由于今年的迎新工作时间上的缩短,而所招新生数量增加,相当考验迎新工作的组织和条理性。从各校门处迎接新生到带领至注册点,再由工作人员领至新生宿舍,全为“一条龙服务”,秩序井然。“我们的迎新工作在8月28日已经全部部署到位。”学工处副处长陈化水介绍到。在各部门统一协调配合下,学生工作处制作了《2010迎新工作方案》,对报到流程各细节均安排到部门、安排到人,保证了报到工作的顺利进行。
由于一日迎新的人流量较多,学院各部门及各院系组织也体贴学生家长,比以往增设了多个家长休息室,除了在往年的实验楼报告厅外,各系报到点也在隔壁教室设了家长休息室,同时有工作人员为学生暂放行李以及为家长倒水。
一个志愿者为人文系新生小李的母亲倒上一杯水后,李妈妈说到:“非常谢谢你们了,来这里看到环境我就很喜欢这所学校,然后看到你们哥哥姐姐那么照顾师妹,这里学生都口才很好,落落大方,我就感觉特别好,我也放心了我孩子在这里了。”
在外国语系注册处,马院长在亲切询问了大一新生周玉兰的情况后,对他说:“接下来四年就要看你自己了!”马院长转身与新生周玉兰父亲握手并表示亲切的问候。周父亲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刚才询问了志愿者,听说学院对学生的教学和就业很重视,现在看到领导那么关心学生情况,我很放心,我的孩子很会选大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