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态 南 尖 岩
云海梯田、奇峰怪石、竹海茂林、飞瀑流泉、高山湿地、山里人家,这是人们对南尖岩的总结,堪称江南第一的国家4A级旅游胜地。南尖岩位于遂昌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主峰海拔1626米,景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素有“摄影圣地”之雅誉。
上山是在晚上,九时许,微凉。伴着徐徐夏风,我们的队伍向南尖岩前行。约摸半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便被告知到达目的地。时值六月,与山下的酷热相比,1600余米的高山给我们带来的是清爽惬意。由于第二天一早要早起看云海,便各自养精蓄锐去了。
次日清晨,难抑新奇,三点多便起来 “勘测地形”,不料外面下起雨来,继而接到导游电话,天气关系,早间行程取消,今儿个没云海了,不免遗憾。此时天还没亮,加上淅沥小雨,便回去休息。六点时分,天已大亮,四五个人结伴,便出发了。雨还没停,温度很低,不由哆嗦。昨晚到时已是夜里,没法好好看看这传说中的“圣地”,这时倒是一一领略了。
初夏的南尖岩,枝叶茂盛,树木苍翠,松树硕果累累,山都是绿的,空气也来得更为清新。几位摄影爱好者早已架起了三脚架进行创作,绵绵细雨不能打断观光者的热忱。整个景区是围绕山顶的一个环形生态圈,因而有360°的观测点。站在南尖岩山顶,向山下远眺,山脚下的美景会尽收眼底。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横亘在绿树翠柏间,给婀娜多姿的南尖岩增添了不少神韵。雨天山路难行,多多少少也影响了点观赏的乐趣,便在山间一小亭休息,却惊喜发现这是个绝佳观赏点。环顾四周,林木葱郁,山花烂漫,偶见一簇野百合点缀山间,甚是欣喜。放眼远望,山清秀,心旷神怡。
稍作休息后,天公作美,雨停了,云海倒也出来了。天已大亮,远处升起袅袅炊烟,勤劳的农家人开始新一天的劳作。层层叠叠的梯田美景尽收眼底,在云雾缭绕间更显飘渺,在阳光照射下,大片大片的田泛着白光,雾蒸腾。青山葱笼,松涛阵阵,云雾弥漫,像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不时可见木屋掩映,草亭巍巍。伫立在高高的山顶,视下的景好象童话故事一样精致美丽,如城堡一样的座座小村落隐约可见,有笔直的黄白土道连接着。小村落的背后是高山,高山的背后是另一重高山,消逝在云海中。
走在山间,隐约可听潺潺流水,时而湍急,时而悠扬,继续前行,便豁然开朗,这水声原来是九曲连环的瀑布。其间怪石嶙峋,神态各异,或神龟,或牛头,煞是有趣。再往前走便是传说中的“瑶池仙境”,就是高山湿地,瑶池最出名的莫过于天山天池,如诗如画般的世外仙境。而今,丽水的“瑶池”也绝非虚名,湖面不大,但波光粼粼,碧绿如染,清澈透亮,一派祥和景象,美不胜收。
诚然,南尖岩没有泰山雄伟,没有黄山奇特,但她有着自己独有的风韵。褐的山体是舞台,随着山势的腾挪起伏而变化。蓝天是舞台漂亮的布景,而叶子就是舞台永远不变的、炫目的明星。然而,南尖岩与所有的山脉一样,是孤独的,但不寂寞,它拥有一个博大而精深,丰润而宽厚的内心世界。他性格稳重,志存高远,有其高、深、博、大之质。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我不是绝对的仁者,但我渴望拥有山的稳重与包容。看山,体会山的威严,领会仁者的心怀仁德,秉承正道;读山,懂得了什么是持之以恒;登山,感受了内心无喜无悲,恬静安详。
自然,心中有山。走近了南尖岩,我接近了天真,接近了自然,接近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