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从夏末到夏初





  依旧是夏末很凉爽的天气,2010届的新生来了。已经不能再用大二学姐的身份去特意接待,已经不能再以大一的身份搬凳子去看迎新晚会。但我还是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去文鼎广场转了很久,还是会站着去看看10届的迎新晚会,只因为新生身上有很多我一直喜欢并期待的东西,或者说是曾经拥有但是现在渐渐遗失的气质。整个九月,校园里成群结队走在一起,一路兴高采烈讨论不停的是他们;按时按点遵照老师、教官的指示,总是提前到达不会迟到的是他们;眼神中是好奇、期待,还没上课就询问考研相关事宜,满怀对大学四年向往的是他们……看着大一的新生,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青春激扬的日子,身上永远有股冲劲,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有条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每天虽累,但是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我们大三了。送走了两届师兄师姐,迎来了两届学弟学妹。常常在别人问自己的时候,还会无意识地说道“我大二了。”之后,在同学提醒中,不无懊恼地补上一句:“哦,是大三。”时间上,经历了三个循环的夏末到夏初,大学时光,实在是匆匆而过。不需要遇到多少所谓的名师,只需记住某位老师的一句话就足够受用四年。我很庆幸在大一的英语课上听到那位年轻的老师说:“大学的学习,应该比高中更加努力,更有效率。”一直到现在,在大学生活上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一度认为,大学的奥妙之处是越来越知性的我们越来越会生活。就像如今住在菊园的我们,小吃街徘徊惯了,会想到去兰园一趟,坐在食堂里安安静静地吃一顿最简单的米饭套餐,和周边的同学聊聊兰园近两年的变化,回顾一下为什么梅园的鸡蛋泡面会无缘无故地消失,讨论一下何时冲到竹园去感受一下男生多,女生少的师院奇观,想想那年冬天在菊园包饺子时的兴奋与温暖。四大餐厅,留下了我们太多的足迹。这时,就算是某个师傅的窗口排成了长龙,我们也觉得坦然,并不急躁,因为身边的同窗让我有一种信任感与一种无以名状的亲切。这是大学的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个生活细节,我相信以后自己在灶前摆弄柴米油盐酱醋茶时,想起时会为此笑很长时间。
  高三夏初时看过一篇文章《我想握住你的手———大学》,看完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只想尽快进入大学,感受它的自由学术与博大精深。而今重新读过,一句“把梦想交给大学”让我感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大学,有包容的思想,新锐的锋芒,在这样的情境交融之下,思维可以没有阻碍地打开。梦想的源头,需要这样的环境来滋润,来培育。米兰,昆德拉说:“青春是可怕的东西,他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装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熟记的话,说着他们狂热的相信而又一知半解的话。”大学的我们是具有这种青春时代的张扬与放纵的,但要沉淀出“永远没有鲁莽,眼里没有蔑视,肢体没有威胁,表情没有冷漠”的黄金处事原则却更为重要。
  从夏末到夏初,时间在循环,大学四年却应该一年有一年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