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民间文化力的召唤


  什么是NGO?时至今日,NGO发展的如何?在NGO工作,你感觉咋样?某日,和编辑同学闲聊,遭遇三个绣球。NGO作为现今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有何奥妙,听我一一道来。
  以前,大伙问及我的择业选择与心中志向,我会拿出一个很少有人听过的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NGO)来忽悠大伙及自个儿。我相信大伙和我一样,在听我口若悬河后,回家一想,不过记下了这个并不知道到底是啥玩意的名词———NGO。有一点我要略发感慨的是,人们试图解决问题之时,首先会盘算解决方案,而一些概念便犹如天助似地冒了出来。NGO便是直指当下的社会问题。那么,一个普通人又如何参与到一个妄图推动社会变革,来改善社会问题的宏伟命题中去?套用一个观点,第三部门,即除政治和市场的力量之外的民间,蕴藏着尚未释放的大量能量。
  就如择业时,我们会关注我们所入的行业前途几何,未来的晋升之路如何;但我认为,民间的开拓是留给开拓者们的。南周前不久的标题是《李连杰撞墙》,细心的读者便可以搜索之中提到的“壹基金”、“中国发展简报”、“公募基金会”,试分析之,也就明白了“开拓”两字的喻义。
  民间开拓者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以各种抱团的形式开始游走,通过各种渠道吸纳更多用以发展的资源,以对公众进行倡导,对弱势人群赋能(empowerment)。
  作为一个新近的从业者,我对不少前辈高山仰止,当你联想他们时,不由得想到了圣雄甘地。作为一个社会变革的簇拥者,似乎又必须敏感于当下之变化。网络发展迅猛,人所共知,但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又恰好能为民间组织所用。这也是时代的气息,这也是我们的舞台。
  很多时候,民间组织之所以摇曳在风中,或是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或是缺乏工作方法,去改善特定问题;或是缺乏知名度越做越小……它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不亚于一个在码头卖水饺的臧姑娘,日后要运营好一个天天要在电视上打广告的大公司。
  回到我的工作状态中来,从上班到下班没有意外地话,会在电脑面前度过。看,推动社会变革的工作也不过如此。我拿什么来彰显我们和对门那个卖CD的公司有很大区别?
  于我而言,就是有这样一种召唤,告诉我:It’stimetodoso.Youneedtodothat.
  (注:杨旸,为08至09学年校报副刊编辑,现于NGO从事社会公益工作,若有意进一步了解NGO相关事宜,可于QQ长谈,QQ号为31052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