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入朝作战60周年之际,编者收到一篇来自志愿军老兵张希臻的稿件。今年80岁的张希臻老人参加过抗美援朝中那场最残酷的也是家喻户晓的上甘岭战役。1952年,21岁的他来到朝鲜战场,被分配在第三兵团司令部任机要秘书。时隔多年,老人对当年战争的情形、甚至数据依然记忆犹新。在编者向老人提出想刊发此文后,老人连夜校对文稿细节直至夜里两点,其严谨认真的态度令人动容。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今天生活很幸福,永远不能忘记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将士啊!”战地纪事(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1952年10月14日,敌人向我五圣山地区发动了自1952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攻势———金化攻势。企图首先夺取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尔后占领五圣山,在我战线中央打开一个缺口,分割我防御体系,迫我后退(五圣山后是平川难守),以达到在军事上争取主动权,在政治上配合其在板门店的谈判,并为其11月美国总统大选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
10月14日晨3时,美军以第七师、南韩第二师七个营的兵力,在300余门火炮、20余辆坦克及大量航空兵的配合下,发动猛烈进攻,向我第15军45师坚守之597.9和537.7高地北山两个连的阵地发动猛烈进攻。战争开始敌人向我两个连阵地发射和投下30余万发炮(炸)弹。我军坚守坑道,只损失一口行军锅,一顶军帽。此后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英勇奋战、顽强抗敌,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表面阵地几度易手,战况十分惨烈。至10月20日,我军给予敌人大量杀伤后,各守备分队大部表面阵地被敌占领,各分队主动转入坑道坚守,继续抗击敌人。敌人付出了巨大代价,企图仍未能得逞,遂增调美军空降第187团、南韩第9师30团等部投入战斗,并将5个新兵编练师和训练联队调至金化地区,随打随补。同时“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等先后赴前线巡视、策划,组织大举进攻。
志愿军司令部和3兵团司令部,根据战役形势的发展,急调已北上休整的第12军31师91、92、93团及34师之106团兼程南返,在15军统一指挥下,逐次投入战斗,抗击敌人的进攻。10月30日晚,15军组织了10个连队(包括坚守坑道的3个连)在强大的炮火支援下,向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发起强攻。我炮兵一天向该高地发射5万发炮弹,后勤三分部弹药告急!志后全力支援,创下我军战史记录。经过激烈战斗,夺回并巩固了被敌占领的表面阵地,并将阵地交由第12军31师91团防守。
91团自11月1日夜投入597.9高地战斗后,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5日93团一个营也投入战斗,协同91团多次打退敌人的反扑,巩固了597.9高地。此次战斗共歼敌6000余人。11月12日至14日,敌又以7个营的兵力反扑,均被我击退。至此,我全部恢复并巩固了597.9高地。11月11日,我92团反击537.7高地北山,全歼守敌。14日,93团又投入战斗,击退敌人130余次进攻,歼敌2000余人。11月18日,我又以106团接替93团防务,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击退敌人50多次反扑。至25日,除两个班的阵地外,537.7高地北山阵地全部收复。至此,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上甘岭战役,我军先后投入步兵三个多师,约4万余人。配属炮兵第2、第7师的第11、20、28、29、30团,第60军炮兵团、第15军炮兵团,火箭炮209团,第33师重炮营,独立高炮601团、610团,第22、23、33、34、35、36独立高炮营。共计各种火炮496门。敌我双方共投入十万余人的兵力,在不到3.7平方公里的地区,连续进行了43天的激烈战斗。兵力、火力之密集,反复争夺之频繁,战况激烈之程度和战斗时间之持久,为世界战争史上所罕见。敌人投入步兵11个团,炮兵18个营,约6万余人的兵力,使用了大量航空兵和装甲部队和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装备,(我军没有航空兵参战,制空权完全被敌军掌控。对我军构成严重威胁和伤害)用43天争夺两个连的阵地,最后敌军攻势被粉碎,被歼灭25000余人,损失飞机300余架,火炮60余门的惨重代价,以失败告终。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疯狂气焰,迫使敌人重新回到开城谈判桌上来。上甘岭战役再一次显示了我军不可战胜的威力。
难忘上甘岭战役中的插曲1.在上甘岭战役最紧张激烈的战斗中,国家主席刘少奇给前线指战员发来电报,号召指战员们发扬英雄气概,创造一个攻不破的防线!将士们受到极大鼓舞。这个奇迹在上甘岭战役中实现了。43个日日夜夜,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各种武器,用重兵终没能攻下我军两个连据守的两个高地。破了军事理论界“世界没有攻不破的防线”说。
2.战场上的蒸笼十一月中下旬,朝鲜已天寒地冻,上甘岭战役中,我炮兵阵地的战士们,不停地搬运、装填炮弹,累得满头大汗、干脆摔掉棉袄,赤臂战斗,一个个远看像刚揭锅的蒸笼,冒着热气。
3.一个苹果的故事上甘岭战役中,朝鲜地方政府和百姓给前线指挥所送来几筐苹果,指挥所全部送给前沿士兵。战争中已不吃炒面,前线改吃饼干和压缩饼干,两种食品都很难吃,压缩饼干咬不动,面食饼干一点油星没有,吃到嘴里冒烟呛嗓子,没有水难以下咽。坚守坑道的战士们,没有水喝,用杯子接坑道岩石缝水滴,还要首先保证重伤员饮用。坚守坑道40多人,口渴难耐。坑道里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在这种场合有多大的诱惑力啊!指导员让战士们分享这个苹果,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了一圈,谁也没咬一口。又回到指导员手中,他看了一下战友们,下决心带头咬了一小口,又一圈一圈的传下去,传了几圈再回到指导员手中,这个苹果只被吃了三分之一。这是一种何等团结互助的自爱精神。今天想来仍深受教育。
4.战争胜利了,记者们跑上高地采访,43天战争两个高地山岩被炮轰狂炸,岩石变成石粉深达一米多,表面阵地全被摧毁,岩石坑道被炸短了3—4米。战争之残酷可见一斑。
5.战役结束后,毛主席约见三兵团和15军首长。兵团政治部主任刘有光(后为军工副政委)15军军长秦基伟(后为北京军区司令员)返京亲自向毛主席汇报。回到朝鲜后向兵团机关传达毛主席约见情况时说,上甘岭战役最紧张的两周,毛主席14天没离开总参作战室,讲到战争情况,毛主席对哪天哪个部队的作战情况都讲得很细,对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大加表扬,给部队的后续作战以极大鼓舞。统帅的赞誉使将士们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