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工作之我见
我们知道,2007年9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四点希望"在全国广大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看来,这"四点希望"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教书育人"。
我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全员育人工作等方面皆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产生了很强的社会效应。2009年6月24日,我校召开了"全员育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杨振斌、我校党委书记胡树祥、副书记侯慧君、副校长史建平出席了会议。同年,我校全员育人工作荣获"2009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一等奖。这也正如胡书记于今年3月10日所讲的那样,学校60年办学中形成的强大向心力、凝聚力和师生、校友强烈的爱校之情,以及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学校的继续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教书育人"应该是结合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实际所推出的一个新的举措和重大进步,是全员育人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创新。
那么,该如何进一步推进我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呢?
导师组培养体系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和外国语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为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外国语学院全面、系统地实行了本科生导师组培养体系。
导师组是外国语学院富有独创性的最新培养体系,目前在全国鲜有学校开展,而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我很荣幸地被任命为学院第一年和第二年实行导师组培养体系的组长。面对这项并无先例的颇具挑战性的工作,我潜心钻研,努力探讨。首先,在理论方面,我为这一创新型培养体系写出纲领性的近万字的文章"本科生导师组制--财经类院校培养学生的新思路"。目前,外国语学院各年级的导师组开展活动主要依照此来进行。我制定的指导方针是:大一夯实基础、激发潜能;大二主攻专四、全面发展;大三注重个体、定位细化;大四出国、考研、就业、专八全面开花。
依据此指导思想,对06级的学生,我全面组织了对学生的专八辅导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论文指导和考研就业指导。对07级的学生开办了专门的辅导班,进行了4次模考,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外国语学院的专四及格率、良好率都创历史最好纪录,优秀率填补了院史的空白。另外,我已经在07级学生中开展了"注重个体、定位细化"工作,每个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皆有了清醒的认识。此外,我把08级的全体学生分好了组,在全盘考虑的基础上,每位导师组老师主要负责5名学生,在学习、思想等各个方面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同时,对09级的学生,我们贯彻"大一夯实基础、激发潜能"的精神,我主要抓大一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并对他们进行了演讲比赛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根据他们的主动要求,安排相应的与学习紧密相关的趣味活动。
由于以上措施的实行,外国语学院目前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加入中财以来,我全程参与了所有英语竞赛的辅导和评委工作,如APEC比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CCTV杯演讲比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莎士比亚戏剧比赛、英语风采大赛、英语配音大赛、英语戏剧比赛以及实验班的选拔等。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有我所指导的06级刘京同学和07级朱逢时同学,她们分别取得了全国的第四名和第七名,其中朱逢时同学还被选为中国大学生代表,于2009年11月和我一起赴新加坡参加了"APEC"会议。
英语讲座的开展
按照"学生点课我来上"的原则安排英语系的教师,每年开设8次英语讲座,面向全校学生,在这之前,先让学生根据所列的讲座内容,进行自己的选择,然后我按人气指数对讲座进行排名,把原来的"让我听"变成了"我要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研究生英语教学是全校性的工作,应建立和研究生部以及各个院、系、部主管研究生教学的领导和老师沟通的长效机制。
其次,在很好的沟通的基础上,研究生部和外国语学院去年联合进行了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从试题的命制、监考、阅卷、统分到分班,进展很顺利,从教学效果来看,非常理想。
再次,特别体现教书育人的是今年4月7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大学首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手们表现突出,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得到空前提高。在此基础上,准备举行研究生英语戏剧节,从而更好地增强研究生学习的凝聚力,并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可以说,以上在英语系和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很好地结合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特点,这也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很好的写照。
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所体现和依靠的是"四心四力"的原则。
"四力"指的是爱心、热心、责任心和细心。同时,爱心拓展辐射力、热心产生活力、责任心增强凝聚力、细心提升内涵力。"四心四力"使我们为了同一个事业凝聚在一起,是教书育人的主旨。这和胡锦涛总书记所倡导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是完全一致的。很难想象,一个不能淡泊名利、没有事业心的人是如何进行教书育人工作的。
当然,做到这一切只是基础,它还需要学校的指导、帮助和支持,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政策支持
学校的政策支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首先,对创新培养机制的支持。本科生导师组培养制度能否得到承认,以何种形式,在何种程度上得到承认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的支持对教师在教书育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对工作平台的支持。正如一个教育家所说的那样:给想干事的人一平台,给能干事的人一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一天空。当前,教书育人工作应该从虚走向实,从隐性走向显性,告别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局面。依据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工作态度、时间保证和在学生中的人气,可以大张旗鼓地在全院公开选拔任用班主任。在这样一个平台和机制建立以后,它最大的功能之一是推进学校的课题建设。教书育人应该贯彻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建议学校能设置一些基础性的研究课题,让有关老师进行申报。
情感支持
教书育人这一领域要想永葆青春,应该贯彻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也就是说,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还要实施情感上的支持。这首先表现在学校每年或每个学期组织教书育人研讨会,邀请所有的或至少是代表性的老师参加,交流心得,交流论文。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师生意见相左甚至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更应注重以教育理念为中心,既注重学生利益,又考虑教师思想的原则,使教师在学生中仍然保有一定的权威性,关心帮助学生而不是溺爱纵容学生。良师益友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但良师是益友的基础,益友是良师的结果,良师不存,益友焉附?
我想,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一定能够取得突破,使教学、科研、管理全面开花,从而开创我教书、我育人、我快乐的可喜局面!
(外国语学院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