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开闽王———王审知□ 善 煌





  王审知(862—92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五代时期闽王,自885&年入闽直到去世,在闽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
  唐末北方战乱,王审知与其兄王潮、王审餅于公元885年随寿州人王绪从江西、广东转战福建。因王绪多疑,滥杀无辜,王潮于同年8月在南安发动兵变,囚杀王绪,取而代之。翌年,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部攻占泉州。893年5月占福州,据全闽之地。唐朝升王潮为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副。898年1月王潮去世,王审知继之。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
  王审知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在福建采取保境安民、发展生产、兴办文教的立国方针,对外交好,对内勤修政事,使人民安居乐业,福建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
  王审知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扩浚了福州西湖、福清祭苗墩海堤、长乐海堤、连江东湖等。鼓励农民种茶,每年输出茶叶五六万斤,福州鼓山的茶叶还被列为贡品。
  王审知重视商业、外贸,取消闽江流域的关卡,以便货物畅通,以保山区、沿海城市的物资交流。同时,他在黄岐半岛开辟对外贸易港,史称“甘棠港”,使福州成为东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王审知还在福州兴办由官府出资进行高等教育的“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广设学校,搜集整理文献,使闽中文教事业得到发展。闽王还“延揽中原文学之士”,使福州荟集了众多北方文人贤仕,遂有“海滨邹鲁”之称。
  王审知还在福州原有“子城”外加筑城墙,称为“罗城”,将屏山、乌山、于山围入城中,开凿罗城大壕,形成“三山对峙、一水环流”的城市格局,因此福州有“三山”别称。
  王潮、王审知兄弟南下时,大批同姓异性中原人士随同入闽,引发较大规模人口南迁,大大促进了福建的发展。尤其是在王审知治闽时期,福建“时和年丰,实给人足”,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王审知被尊为开闽圣王。
  赞曰:
  中原板荡拓东南,乱世桃源聚一方。
  兴业安民文教盛,千秋景仰开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