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古楚有魂


   佳思忽来诗下酒,豪情一往剑赠人
——方 岩
大抵生在大江大河边上的人们,骨子里天生蕴含着一股气冲霄汉的豪情。武汉人总是周身散发着一种风风火火的气场,而武汉自古就不是一个恬淡安逸的地方———赤壁的大火烧红了天际,辛亥的枪声荡气回肠。但历史却在这个地方停驻下来,把岁月的风霜镶嵌在古旧的建筑上,让时间的碎片散落于东逝的江水中。先秦的楚文化与沧桑的近代史,让这座通衢九省的城市在莽莽尘嚣中散发出淳厚而庄重的光芒,让人能够沉淀下心灵,静静观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武昌蛇山上矗立的黄鹤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因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冠古今,滕王阁也有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两厢长宜,可是最为雄伟壮观的黄鹤楼却不受文人青睐,它的楼记寂寂无名,幸亏有崔颢的“汉阳树”和“鹦鹉洲”来以正声色,不至于让这个名胜在文化底蕴上略显单薄。身临楼下,感受着它的伟岸与沉默,六十翘角翼舒凌空,四闼霞敞气势磅礴。登楼而上,每高一层看到的景色便愈发开阔,背靠着红漆圆柱,看近处公园里不断被敲击的千禧钟和游人如织的白云阁,看原本高耸的楼宇此刻静默在脚下,看远方的边际上长江大桥横跨南北———“天堑变通途”,心中陡然生出一份山河秀丽、天地归一的宁静,不免感叹黄鹤楼的雄浑气魄,难怪主席赋诗“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说的就是这样的情怀吧!
  如果说黄鹤楼是武汉的名片,那么江汉街和博物馆就一定是武汉的精髓了。坐着轮渡来到汉口,步行一段便来到江汉街,忽然出现在眼前的那片古旧欧式建筑让人倍感惊奇。作为近代史上开放较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汉口留下了很深的殖民痕迹,而这个被称为“小香港”的江汉路早有“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的盛名。全长1500米的街道几乎都是30年代遗留下来的西洋建筑,与街边的现代商品相映成趣,街上还有许多反映武汉市民生活的雕塑如纳凉、热干面、打水等,也为繁华都市中增添一抹亮色。以楚文化和海量精美出土文物而名声在外的博物馆永远透露出神秘和霸气,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元四爱图梅瓶以及郧县人头骨是博物馆的镇馆四宝。在这里,那些巧夺天工的遗存古物会让你惊叹不止,同时深深折服于前人的智慧和勤劳。在这里,总疑心听到编钟的回响,总感觉古剑寒光锋利,那些古老的回忆会由馆中的藏品向你席卷而来,你将湮没在历史的文化与智慧之中,沉陷在一场穿越的梦境之中。
  来之前友人们就千叮万嘱,一定要带些纪念品。来了之后我却犯了难,这武汉不似海南亚龙湾有细沙和贝壳,也不像凤凰张家界有银饰和绣品,因为武汉最有名的是小吃。一大清早,随着户部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游弋在各式各样的美食之间,眼睛和嘴巴明显不够用。劲道十足的热干面,嫩黄焦脆的豆皮,汤汁鲜美的小汤包,还有糯米包油条,玉米饺子等等,我叫不出名字的小吃汇聚在此。难怪中国人过年,独有武汉人过“早”啊!除了户部巷的小吃,还有很多其他美味,像是辛香四溢的小张烤鱼,爆辣过瘾的周黑鸭,细致鲜嫩的红烧武昌鱼,还有吉庆街上的海鲜宵夜和大排档,都是泯灭减肥动力的元凶啊!或许随行豪爽的武汉人将他们对生活的细腻和热情都倾注在饮食上了吧!
  武汉,这座古老的城市,因为历史而庄重,又因为庄重而沉默,但是它的发展如同滚滚江水不曾停滞。在这里,怀旧的人会把灵魂留给老建筑,时尚的人会把时间留给购物街,生活的人会把胃口留给小吃店,旅游的人会把身影留给新相片。
  云梦未死,古楚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