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这段路,我们一起走过



下车的一瞬间,欣喜的面孔还略带一丝稚嫩和迷茫


保卫处工作人员热心回答新生家长的咨询


学校为寒门学子设置了绿色通道


  走过白露,掠过寒露,转眼之间,2010级的新生已经和我们这些燕园的老主人们一起来到了秋的最深处。从9月3日见到那些或悲或喜的新面孔开始,到已经过了寒露的今天,一个多月倏然而逝,让我更加感觉到时间就像指缝间的流水,切实可感,却又难以把握,越想将它握紧,它却走得越快。但那只是时间的性质而已。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于一个多月前那些迎新时的人与事,以及一个多月以来所亲身经历的关于新生的点点滴滴,我却能够深深记忆。毕竟,这段路,我们一起走过。有些人值得感怀,有些事需要思索,还有些人与事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底……如果简单地将学校的迎新工作以新闻形式展示,那无非是,学生工作处组织11个相关职能部门和14个学院于8月28日下午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对接站、安排住宿、入学教育、军训等各项迎新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相继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分管迎新工作;9月3日至5日,50名学生志愿者在火车站设立24小时迎新接待点,多辆大巴免费接新生230余车次,各学院组织学生轮班工作,为新生办理各种入学手续,并帮助搬运行李,财务处联系工商银行燕大支行,采取多种措施方便学生交费,学生工作处设立“绿色通道”办理处,帮助348名新生及时入学,后勤工作人员日夜执勤,保证被褥、洗漱用具的及时发放和食堂饭菜的安全卫生,保卫处干事坚守岗位,维持学校交通顺畅;学生工作处组织相关学院相继召开新生入学教育,并于9月9日至18日进行了新生军事训练;9月20日,新生开始文化课学习。
  但是,在新生到来前后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部分学生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要想表达对他们的感情,这些冷冰冰的数据似乎有些苍白无力。每当想起时都能掀起我内心波澜的,是发生在这一个多月里的一件件不为人知的小却感人的事迹。
  新生入学相关事宜主要由学生工作处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来统一部署,但是鉴于今年全国遭受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实际情况,学生工作处的新生资助工作在学校的暑假期间就已经开始展开了。如果说开学后的迎新生事务是他们的分内事,是必须做的,那么,对于暑假期间的新生资助工作这一分外事,他们完全可以不用那么上心,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是,我从学生工作处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们专门与受灾省市的新生电话联系500余次,询问其家庭实际情况,并协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办理生源地贷款227人次。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对待工作十分热心,对待新生认真负责。新生报到期间,他们继续发扬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分别在东、西校区设立了“绿色通道”办理处,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348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时办理了“绿色通道”,使他们顺利进入大学。
  9月3日至5日,新生报到。各学院为做好新生接待工作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安排老师和学生在新生接待处轮班工作,昼夜不断。他们有的负责办理手续,有的负责帮助搬运行李,充分展示了燕大人的热情,受到了不少家长的好评。新生多为独生子女,所以前来报到时大都有家长陪伴,少则一人,多则数人。当一辆迎新大巴到站,走下来的往往是一少半学生和一多半家长,这就为安排家长住宿增加了难度。但相关职能部门还是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困难,为迎新工作的圆满完成而努力。虽然这期间也出现了个别意外事件,但相信以后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能找到更加合适的处理方式。
  迎新期间,人流量大,车辆众多,为保证学校交通顺畅和师生及家长的人身安全,学校实行了车辆限行政策,只有迎接新生的大巴和学校教职员工的车辆可以通行,而执行这一政策的就是保卫处。9月4日下午,在通往学校正门道路上的保卫处工作点,四位工作人员正在执勤。烈日下,拿着喇叭指挥交通的韩师傅嗓音已经沙哑,同样在指挥交通的关师傅已是汗流浃背。旁边的一位吴师傅说:一共四个工作点,大家都是从每天早晨七点工作到下午六点,中间不休息,中午就在工作点吃盒饭、喝矿泉水。当我看来往的车辆少了一点时,就问站在旁边的一位年轻的小于师傅:“不能坐下休息一会儿啊?”他笑了笑,答道:“只要没车,站着就是最好的休息。”但尽管如此,他们的工作还是受到了一些人的误解,甚至曲解。有的人在背地里对他们恶语相加,更有甚者是那天下午一位外来人员当面无理指责他们工作不力,让我感到痛心不已。后来,我和朋友买来水与润喉的药放在了那里……从进入大学至今,新生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各自的小班主任了吧!他们是各学院在大二或大三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品学兼优的人,负责各项迎新工作,并引导新生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新生报到时,小班主任要整天盯在迎新工作处,之后要带新生参加体检、入学教育等等,有的小班主任还会带新生们逛校园,介绍学校的各个地点,也有的会带他们去秦皇岛的景区游玩。记得我刚进大学时,小班主任就带我们去了鸽子窝海滩,大家一起挖螃蟹,那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后来,她还亲切地称我们为“孩子们”,让我们切实感觉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当各项准备工作都完毕之后,新生们便开始了军训。阳光曝晒、风吹雨打的那十天应该不太好过吧!但是同样不太好过的是那些小班主任,他们除了自己的课业之外,还要时常去体育场看那帮“苦修”中的新生,有时还会带些瓜果,算是对新生们的犒劳。也许当新生再次唱起《军中绿花》时,便不会因为思念家乡和爸爸、妈妈而难过,因为学校里有这样一些人———小班主任。
  与小班主任相比,更加劳累的应该就是新生辅导员了。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位新生辅导员的日程表:
  8月29-31日,迎新;9月1日晚,和教官见面,并准备第二天给学生开会的材料;9月2日晚,整理新生档案资料等;9月3日晚,新生入学考试;9月4日晚,学生会主席面试;9月5日晚,学生会部长面试;9月6日晚,走访学生宿舍,制止推销行为;9月7日晚,国防教育课;9月8日晚,学生会主席选举;9月9日晚,国防教育课;9月10日晚,学生会部长改选;9月11日晚,迎新晚会;9月12日晚,新生见面会;9月13-14日晚,晚自习;9月15日晚,学生体检。
  因为迎新工作,这位新生辅导员每天都很晚才到家,终于有一次早回家,她陪年仅三岁的女儿做游戏,然后哄她睡觉,而女儿却突然说:“妈妈,谢谢!”一个只有三岁的孩子竟将妈妈哄她睡觉看做奢侈,足以表现这位辅导员在孩子和学生之间做选择时的“偏心”,而就是这样的“偏心”使她能够堂堂正正地面对自己良心的拷问。事实上,这位新生辅导员仅仅是全校众多默默工作的辅导员的一个缩影而已。
  从白露之前到寒露之后,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如今我所记录的也只是信手拈来的几个记忆碎片,相信会有更多同样触动心弦的小小事迹藏在每个新生的心里,每当想起时,都会有一股暖流悄悄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