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婉约豪放论宋词

    顾彩先生在《清涛词序》中说:“一代之兴,必有一代擅长之著作。”的确,古文莫盛于汉,骈俪莫盛于晋,诗律莫盛于唐,而词则莫盛于宋。

    始于五代,形成于唐,而极盛于两宋的词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恒星。而宋词的光彩更不是我们能用几句话来道明的,需细细品味、仔细思量……

“小气”婉约,宛转柔美

    宋词的三大流派中最早出现的应该就是婉约派了。徐师曾(明嘉靖时人)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说道:“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

    在婉约派词人中有四大旗帜——“闺语”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别恨”晏殊,“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情长”柳永,“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愁宗”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婉约派的词大多十分细腻,充满了音乐美,展现的是儿女风情,闺情别意。有人说婉约派的词“视音律上的规则为法度,视语言上的清规戒律为法宝。”的确,它给我的感觉是比唐诗更多一份朗诵美:第一,或许是因为宋词本身平仄有致的韵律,而且是可以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第二,婉约派的部分词就像是矜持的女子,总是回还吞吐、欲说还休;第三,叠词的运用使我们在朗读上的感情抒发更加的酣畅淋漓,绵延无尽……

“激情”豪放,恢弘雄放

    随着时代的变迁,词在宋文学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自然而然地词的内涵也不断地充实和提高,所以豪放派就应运而生了。《诗品浅解》:“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不同于婉约派的“樽前、花间”豪放派将眼光扩展到了“塞外、江天”。

    范仲淹做预备,“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苏东坡称鼻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稼轩任领袖,“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豪放派的词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从我读过的豪放派词中我感觉豪放词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推翻了矜持,给人一种自由开阔的心境;其次,豪放派的词大量运用了典故,稼轩的《永遇乐》、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孝祥 《六州歌头》等都是如此;再者,朗诵时的气势上加强了许多,抒情直写胸臆……

    忆古怀昔,宋词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其独特的风采更是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婉约与豪放更是深入人心,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