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税显光:30年的师生情缘





  他今年91岁,给80级学生授课时 61岁,如果从他1951年调出川大开始筹办四川财院算起,他在西财呆了已近60年。这几个数字无声地诉说着他与西财深长的渊源。
“80年代的年轻人们,怀揣着火热的梦想,从贫穷落后的地方来到了校园,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他们教好。”虽然年事已高,提起这一届学生,税显光老师依然掩饰不住他内心的激动。
  税老师最早从他自己身上感受到了国家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各个系统纷纷开始成立了会计学会,比如兵工学会、轻工学会、丝绸学会、交通学会、机械学会等,他们都聘请我当顾问,这说明国家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正如火如荼,正是用人时节,社会正需要大量懂经济学的财经专门人才。所以,学好《工业会计》这门课,对财经学校学生来说,就显得异常重要。”
  “当时,《工业会计》是会计系和其它一些专业学生的主干课,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特别是讲成本那一章最难,前面几个章节如果没有学好,到成本那一章就会很吃力了。”时隔30年,税老师对课程记忆清晰如昨。
  “80级学生的勤奋好学和尊敬老师这两点,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据税老师回忆,这一届学生整体都很努力向上,功课学习抓得紧,课堂秩序良好,尤其爱向老师提问题。“由于有些老师家住城里,为了集中解决同学们学习上的疑难,会计系每周专门安排了一个晚上给学生答疑解惑。成绩好的那几个学生,赵德武、冯建、蔡春、于晓谦、于松柏等人,他们经常与我交流学习上的心得体会,赵德武和蔡春毕业时想考本校研究生,系里当时很重视这事,安排我专门辅导他们《工业会计》这门课。他俩读研期间,我依然还是他们的指导老师。冯建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适逢我当时在德阳二重八厂担任会计顾问,就把他带去那里搞实习调研,还让他认认真真给系里写了一篇很有见地的实践报告,可惜当时没有顾得上找个机会给他发表出来。”
  说起尊师,有两件事让税老师很感动。“一次我们老干部合唱团来温江校区演出,时任副校长的赵德武看到我走下来,就亲切迎上来,搀扶着我一直走到了休息室,师生之间的情谊让我们彼此都感觉温暖。还有一件事。1985年,我到深圳大学去上课,刚刚毕业分配在深圳中国银行的于松柏听到消息,便每晚赶过来陪我,跟我一起聊天、散步、看电视,还请我去听过音乐会。一个人远在异乡,孤零零的,但有自己熟悉的学生在身边这样陪着,心里觉得当教师真幸福。”
  耄耋老人忆及他当年的学生,满心满眼都透射着无尽的关爱。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师者忠诚于祖国教育事业的高尚师风。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