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话不多。从我有记忆开始,他就是那么沉默,很少和我说话,这让我们之间似乎隔了千里万里一般。紧密地团结着一家人的是我妈,他总是早出晚归,忙于工作。
每当父母吵架,我的内心总是不自觉地发抖、害怕,这种惶恐延续至今。那时,年幼的我总是躲在他的身后,默默流泪。他转过身来,用冷峻的眼神望着我,似乎想说什么却始终没说出来。我一看到他那样的目光,顿时就止住了泪水。
他不是我理解的那种严父,繁忙的他从未过问我的学习,甚至常常忘记我读几年级或是多大了。或许是他的粗心,又或者是他从未在意,我只是这样揣测着。我生日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哦,都这么大了”。这样的话语,总觉得像是多年不见的远亲的感慨。这让我固执地认为,我在他心中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一次,他在我的衣兜里发现了我与几个男生的合影照片,我还没来得及解释,他就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那时,积蓄了16年的委屈一下子爆发出来,都化作夺眶而出的泪水。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我翻到药箱,胡乱地吃下了一些药。在医院里,我第一次发现了他紧张的表情。我甚至怀疑,他是真的在乎我吗?对于我的任性,他并不像其他父母那样高声责骂或低声叹息,仍然是沉默寡言,静静地在我的病床前守了一夜。我一直以为,这就是我和他相处的特殊方式。
一个冬天的清晨,他起得很早,然后就一直在厨房捣鼓着什么。我走到餐桌边发现桌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羹,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印象中,都是妈妈在做饭。“快吃吧,一会儿就凉了”,他说着,递给我一把汤匙,然后又回到卧室去了。看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到了朱自清的那篇《背影》。刹那间,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似乎一下子读懂了他对我默无声息的爱。在那个很冷的早晨,我真想走进他的卧室,问他一句,冷吗?
这么多年,他对我,总是这样默默地。而我,耽于暗自揣测,从没去注意细节。原来他的表达方式是那么单调、古板。曾几何时,我还深深地埋怨着他。
我上大学后,他让我每个月写一封信寄回家。我开始还按时寄信回去,后来就偷懒不想再写了。我想都什么年代了,还需要写信么。他收不到我的信,就让我妈打电话催我。我打电话给他,他又说:“我让你妈来接。”我想给他发一条短信息,却感觉有万千言语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删了又删,改了又改,最后只留下短短几个字:老爸,注意身体。他回复我的短信,也只有寥寥数字:女儿,照顾好自己。
为那一句简短的回复,我整整一个晚上都兴奋地睡不着觉。女儿,多么平凡的字眼,这么多年来,他的沉默使这个词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奢望。在一刹那,我似乎读懂了他的一切。
我开始学着像他一样的沉默寡言,去默默理解他作为父亲的责任,他常年早出晚归的艰辛,他冷峻的表情里包涵着深深的父爱。原来真有这么一种爱,叫大爱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