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们来了》———红歌会有感





  漫步在校园的大道上,沁人心脾的花香迷引了我前行的脚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这丹桂飘香、菊影凌乱的季节,我们来了。青春的足迹在乱红飞舞中唱响。
  “风送花香轻解梦,脂红粉艳淡妆时。”时间总是那么不经意,又停留在了昨天。树上的小鸟吱吱喳喳的叫着,一会儿的工夫,化妆室就人声鼎沸,充满了欢声笑语,女生穿上高跟鞋、翘着小嘴表示惬意,男生们涂上胭脂擦上口红,十分无奈。菱花镜里,一个个懵懂的少男少女开始变得成熟,变得稳重。“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细看来,不是杨花,却个个都映着亮丽的身影。
  我们来了!一句充满期待与希望的歌词唱响我们的大学,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学院!怀着期待与梦想,我们告别黑色的六月。自由的天空我们尽情翱翔;美妙的爱情我们开始向往。梵花一梦,何曾弱水三千?碧水芙蓉,朵朵淤泥不染。
  红歌四起,青春飞扬。激昂的歌声,似雷声作鼓,瞬间,在轮回间穿越。那一个个鲜活得灵魂如指间流水在明眸里浮现。红星闪闪,绽放着胜利的光彩;红星灿灿,温暖着千万人民的胸怀。重温历史画卷,泪水与血水交融在滚滚长河。一曲高歌,尽显英雄本色;八年抗战,当做热血男儿。透过历史,我看到了长征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坚定与希望。那一个个在枪林弹雨里拼杀的红军战士写尽青春的美丽。“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驱,怎么会有今天的新中国?烈士们用血肉筑起的“万里长城”后人又怎敢遗忘?
  沧桑历史,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着已去的英魂,我们不应该好好反省?
  春风拂柳任飞扬,遍地黄花分外香。不恋初春缠绵雨,金秋自当硕果繁。
  写到这里想起了那首院歌。我们来了,我们是共和国未来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