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月29日,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两位一等一的富豪宴邀中国内地50名知名企业家,王石、牛根生、张朝阳、马云……一连串大家熟悉的企业家都接受了邀请。
然而,还是有人拒绝了这一场或许是"鸿门宴" 的晚餐。譬如宗庆后、王健林等。因为之前巴比在美国举行了一系列这样的晚宴,并且成功地劝说美国富豪们捐献家产,中国媒体纷纷猜测这些拒绝参加的富豪是怕被"劝捐"。
慈善又一次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
上一次是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当时慈善新闻铺天盖地。
如今自称"中国首善"的陈光标当时调派了60台大型挖掘机、吊机、推土机,率领众多员工,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一举成名,博得了众多人的掌声;几乎同一时间,出道更早的王石得到的却是铺天盖地的讽刺甚至谩骂,原因只是因为他的一句"万科捐200万是合适的,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中国人向来不缺少人云亦云的毛病,一人喊打则人人喊打。然而,我认为至少可以给王石的这句话打60分,我不确定万科捐200万是不是合适的,但是后面一句话,王石确实是对的,"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是迅速发展的三十年,但也是贫富分化迅速加剧的三十年,基尼系数的迅速增长击破了许多人的梦想,在如此环境下,人们对于富豪的心理也变得有些"阴暗"。慈善自然成为一个很好的机会,人们利用舆论压力来迫使这些富豪们慷慨解囊。
然而,这种做法合理吗?我不禁要问一句。大多数人的思想在被舆论的浪潮裹挟而去的时候是无力的,这更使舆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相信像王石之类的富豪们在被介绍时,更多地会被称作企业家而不是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等等。既然如此,他们的本职工作是什么?他们应该对谁负责?很显然,他们是为这个企业而活着,他影响着这个企业,自然,企业也照耀着他,他与企业难以分割。
既然如此,他们应该做什么?应该为股东们着想,他的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会导致许多人的倾家荡产,当然,他也可以迅速使许多人致富。
他们还应该做什么?应该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始终如一,建房子的继续把房子建好,造车子的继续把车子造成。
他们还应该做什么?应该为公司的员工着想,让员工在物质上满足,在精神上丰收,把公司变成员工最不想走,外面人最想来的地方。
他们还应该做什么?应该积极上税,成为纳税大户,这是对这个国家做出的最直接的贡献。
他们还应该做什么?应该保护环境,不能在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送书包、送牛奶的时候正污染着他们的水源,在治疗山民疾病时却正向他们头顶的天空中排放黑气。
他们还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当然也包括慈善,这是一种社会责任。
然而,"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力不从心的捐助很有可能就变成了千里之堤上的蚁穴。在强大的舆论面前,再厉害的企业家也会显得势单力薄,我们显然应该给他们一些空间,毕竟慈善是一种美好的事情,不要让它变了味道。
现在再来想想那些拒绝参加的富豪们,宗庆后是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是万达集团的董事长,他们都是著名的民营企业家。
显然,他们明白,他们应该做什么。
(商学院 09市场营销 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