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之际,微微的仰望,在温暖日光的衬托下,枯叶也滑落出一道道独特的轨迹;飘落到地面,不经意的被人们踩在脚下,发出声声“歇斯底里”的叫声,但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像这个时代,只有青春会在枯叶覆盖下的梦想中燃烧,越过秋树以及那片湛蓝的晴空,偶然的注释了我们的五年之记,无论欢畅、希冀,我们始终如一。
时代出自于我们对时光的分割,而时光就如微风点过水面,不宠不惊,却依然荡漾四周,留下万千感慨。我们会经常坐在电脑前,面对着A4纸般的白屏,起初是不知所措,后来是奇思妙想,如何用我们的文字叙述整个时代的崛起与反思?五年中,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同事,在每一次落笔前都会思考这个问题。五年中的这些人,这些事构成了这张A4纸上的所有文字,我们坚守“执手中笔,记身边事”这个信念,书写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视角和文字信仰。
作为大学生记者团的后来人,我们虽然现在只留下一年的足迹,但却见证了她的成长,并将继续伴她前行。五年中,塑造这个时代的许多人,换了无数次的黑色铅字笔,翻阅了许多书籍,不厌其烦又创意十足的构建着自己的采访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去敲击键盘,点击鼠标。作为记者,他不是简简单单无聊的码字,不合时宜的抒情和毫无根据的批判,我们要构建时代的见解,要把文字渗入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正如著名美国报业的缔造者普利策所说,“懒人不适合做记者”。我们乐此不疲,因为“记”在我们的思绪中化作了很多词汇:记录,记事,记写,记者。这个字更是对五年中上百个人物专访、上千篇新闻报道的追溯与付出。如果说,记者团里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的共同作者,那么这本书就叫《大学生记者团》,没有刊号,没有出版商,但是书的每一页都见证了这个时代中五年的开始与延续。
独自走在那条石板路上,秋风用了一年的光景又一次“亲密”接触了我们的脸庞,但已不再那样犀利,不再狂狷与躁动。一年的时光,看到了风中我们的羞涩、天真与不谙世事,读懂了身为学生记者的责任与梦想。此刻的秋风我们会如此享受,因为在风中,我们发现人群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改变时代的勇气与潜力,我们的时代是如此不经意又如此耐人寻味的被发现和记录。一年中,我们学会去理解风的含义,正如用手中的笔对这个时代的探索与寄语,风也如我们笔下的文字,时而短促有力,时而又委婉贴心。五年的追寻,让我们融入了许多自己对文字的构造。我们书写了时代,时代也教会了我们写作,这也是五年积淀所带给我们的一年的灵感,我们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一段话,因为我们也被这个时代所感动。
一下一下的钟表声就在我们心间走动,此刻的我们就像一个罗盘旋转着,回忆着当初;回忆着记者团里的每一张面孔,每一篇稿件,每一次活动;回忆着我们给自己时代留下的所有激情与追求。人们都说,十年是一个轮回,而五年似乎也是个不错的时间,不短不长,大学生记者团也这样度过了轮回中的一半光景。从五年前的几个人到五年后的一群人,我们在成长中学会了担当与奉献,在成长中卸掉了不羁与躁动,但我们五年后对文字,对新闻的热爱与信仰没有变,我们“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宗旨没有变。五年的挫折与历练,并没有洗刷纯粹而是更加的真实和温馨。我们就是记者人,因为我们还会记录下每一次四季的变换,每一页书中的感动,每一段电影的传奇,每一句真诚的话语,我们的文字还会成为你的朋友、恋人、亲人,成为与你同行的烛光。虽然微弱但会震撼你的心灵,虽然有限但会点燃你对生活的向往与激情。
拾起脚下踩住的那片枯叶,不禁注视良久,作为梦想的燃料,我们会把它踩在脚下,也会有意识的将它拾起,一切从最初回到现在。唯爱五年,是否又是下一个五年的开始?“我有一个梦想”依然在笔下延续,又是一群人因为梦想相聚,也许只有我们这真真切切,踏踏实实的走过才会明白这五年中的真情深意。
放下手中的笔,看着墙上的日历,五年,不只是对一个符号的记录与感怀,因为它是我们的时代,那些无法忘却的文字所铸造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