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梦,在这里实现 ———解读《中华天骄》组画



荨中华天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布面油画,
  1
  8
  0
  x1
  6
  0
  cm,2
  0
  1
  0年9月


荨中华天骄———航天员费俊龙像,布面油画,
  1
  8
  0
  x1
  6
  0
  cm,2
  0
  0
  9年.


荨中华天骄———航天员聂海胜像,布面油画,
  1
  8
  0
  x1
  6
  0
  cm,2
  0
  0
  9年.


荨中华天骄———航天员翟志刚像,布面油画,
  1
  8
  0
  x1
  6
  0
  cm,2
  0
  0
  9年.


荨中华天骄———航天员景海鹏像,布面油画,
  1
  8
  0
  x1
  6
  0
  cm,2
  0
  0
  9年.


荨中华天骄———航天员刘伯明像,布面油画,
  1
  8
  0
  x1
  6
  0
  cm,2
  0
  1
  0年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都做过童话般的“飞天梦”,像“嫦娥 奔月”那样,多么美好的向往。在欢庆祖国六十一岁生日之 际,我们又迎来了“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的特大喜讯,每一位 中国人为祖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 豪!
  人们不会忘记,从2003~2005 年,我国进行的3 次载人 航天飞行任务,有6 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太空的那些日子。 2003 年10 月15~16 日,航天英雄杨利伟驾乘神州5 号飞船, 遨游太空21 小时23 分钟后凯旋,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成 为现实!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驾乘神州6 号飞船,绕地球 飞行5 天;航天英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驾乘神州7 号 飞船飞行3 天,并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仓活动。正 当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为我们敬爱的航天员感到无比的 骄傲、自豪的时候,除了每个人的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外, 谁能为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以油画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用 一种特殊的视觉记忆记载这一段特殊的历史呢?
  宫浩钦,一位致力于体现“航天精神”航天员肖像艺术研 究的学者、艺术家,他关注中国的航天事业;关注航天员。近 几年,他默默地做着他自己认为,是应该做的、是一种责任的 油画艺术创作———《中华天骄》。他把目光聚焦在受人尊敬的 航天员身上,在对航天员的训练、生活、技术充分研究的基础 上,用充满敬仰之情和娴熟的绘画技法描绘了航天员那份庄 严、自信且快乐的人物肖像。《中华天骄》以油画艺术的特殊 形式实现了他的“飞天梦”,让“航天精神”发扬光大。他觉得, 这是他的责任,因为,航天英雄不仅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使 祖国更加强大;同时又实现了我们许多人的“飞天梦”。
  《中华天骄》充满着、浸润着宫浩钦的“飞天梦”、“爱国 心”、“中华情”,多重情感汇成一种为航天英雄谱写篇章的艺 术创作力量。透过《中华天骄》,我们看到了航天英雄们的坚 定、信念和喜悦;透过 《中华天骄》,我们还可以想象到所 有航天人的那种 “精湛的科研、精心的设计、精确的计算、 精密的制造、精诚的合作”的航天事业。航天精神鼓舞了 宫浩钦,实现了他的 “飞天梦”,于是,他有一种坚定的信 念,用他自己特有的油画艺术方式凝聚了这种中国“航天精 神”。通过他的油画艺术创作,把“航天精神”又传播给大家, “航天精神”同样鼓舞了我们,实现了我们的“飞天梦”。
  相对于艺术形式的探索,如此艺术题材的选择更有意 义。 《中华天骄》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艺术那种巨大 的社会包容性和宽大的文化魅力、人文关怀,在当下艺术 价值非常复杂的语境中,宫浩钦追寻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 价值方向和目标,可谓是独树一帜,他将视野投向中国的 航天事业,显示出这位艺术家在艺术题材方面对现实主义 风格的青睐。作为现实主义绘画的追随者,他具有洞穿现 实生活的能力,拥有驾驭宏大叙事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则 是来自艺术家个人的锐利思考,挖掘生活内涵,并赋予其 深刻涵义与力量。 《中华天骄》既具有一种当代感、时代 性,显现出史诗般的庄严;又透过航天英雄凝视的目光, 看到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强大和生活的美好。
  《中华天骄》体现出的 “航天精神”将鼓励人们不断 奋斗、创新。此时此刻,仿佛温总理的诗作———《仰望星 空》又在耳边回响: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