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过后
半的定义很容易下,掂量着用总数平 分出分量相当的两份,半就出现了。
关于对半这一概念的关注原是始于 个人的读书体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读 书习惯,像我,喜欢以半为单位地看书。若 是遇到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书籍,自是 欣喜得不得了,怕书过半,因为过半就意 味着即将接近尾声,那些曾在心里默念了 千遍万遍的文字组合所延续的精彩不得 不暂时告一段落;反之,若是那些不投缘 却仍不得不看的书,过半后就意味着一种 轻松,一种解脱,离结束越来越近,是一种 可想而知地释然,煎熬过后的释放,你再 不必有刚开始的焦躁,或者说你实在对这 本书感到不耐烦,那把书分半后,再半之, 再半之,也是未尝不可的。
一半之前,所有的人事物都不急不缓 地按部就班,或许会有一种理所当然,这 时候可以挥霍的很多,包括时间,只是你 不知道它在游戏人间,游戏你。很多人的 醒悟在一半之后,或者在一半之后沉沦。 当过去一半,还剩下一半的时候,情况变 得不如预知的风平浪静,你的心已经不能 平静了,你开始觉得应该是有所变化的时 候了,无论是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 只是你已经不甘了。时间被逼得仓促了, 让人有种始料未及的慌乱,是否能说很多 的决心、很多的成功都是在后一半诞生 的,但不可否认还有自甘堕落的。
时间催了一半的开始,却也催着一半 的结束。
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身所处的阶段, 现在已经是大二下学期了,在大学的四年 里,前两年便快要结束了,半的风向标越 来越近,它就在前方,触手可及的地方,在 那个角落望着你偷笑,而或许那个角落是 你将要啜泣的地方。想起了小时候经常把 玩的沙漏,缓缓而下的流沙在初时不会给 我们太多的感受,只有在它将尽未尽之 时,速度似乎就莫名其妙地加快了,然后 期待它的结束,只是不同的是它的结束与 开始可以有无数次的循环与轮回,而我们 所拥有许多都仅仅只有一次机会。大学生 活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一条似长非长、似短 非短的逻辑线,这条线上挂着四年中逝去 的青春以及那颗思想觉悟了的心。在我看 来,前两年可以懵懂,可以装傻充嫩,可以 适当的冲动、适时的疯狂,可过了大二,迈 向大三、大四,大学就进入了倒计时,每一 秒的流逝都会让人痛心不已,而且随之而 来的就是那些责任和压力。很多时候我们 认为大学很美好,也就是这份美好羁绊了 你,但是美好总是短暂的,不忍过半,不是 无心只是无力去挽留时间。大二过后,大 三开始,我知道时间会快得让人慌乱,于 是我只想用我稚嫩的手笔去挽留一段不 悔。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女 孩,在眼前无忧无虑的“飘”过,不同以往 的是,那时的我却心生嫉妒,嫉妒于一个 小女孩正在享受的童年时光。那是那个年 龄所特有的一种朝气,只是于我,是一种 一去不复返的已经忘却得差不多的时光。 由于早年自身性格限制,相比于同龄人, 我的童年是不够彩的。如果说这段人生的 长度是80 米,那么,我就已经跑了这段路 程的四分之一,正值青春年少,那些隐在 骨子里的风华正茂的精气神已经蠢蠢欲 动、跃跃欲试了。哪能等到半过后去后悔 呢?
失群的大雁请早早追上队伍,“单宿 水,独叫云”怎能就如此坐定一生,这太可 惜。或许可以用一半去打赌,只是,还有一 半要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