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你已不再懦弱
!!!!!!漠北的雪还在下着,欧阳若踏上了那条北上的路来自山区的他并没有见过世面,教育的落后使他勉强可以初中毕业,而在那里,他已经算得上是个大学生了。北京,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你不知道那个骑个破自行车的糟老头儿也许就是位教授,欧阳若的到来显然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来到北京却没找到老乡的地址,便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第一次哭了,而就是那晚,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
第二天他终于找到了老乡的工地,老乡给他安排了工作,并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不知是缺少经验还是出于好奇,他总在工作时偷偷瞭望着北京这块圣地。他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事故真的来了。那天,他不小心从二楼摔了下来,由于没有暂住北京的相关证件,老板怕吃官司,给了他点钱,打发他走了。老乡也很无奈,只能劝他回家。倔强的他决定继续呆在北京,他用赔的钱买来了修皮鞋的工具,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棚子,开始他皮匠的工作。他工作很认真,待人也很热心,修鞋还免费给人擦鞋上油。那一带的人都愿意在他那里修鞋,这势必会遭到同行的嫉妒,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半夜来他的小棚子搞破坏。但他选择了忍让,毕竟自己是个外乡人,况且那次意外,他的腿留下了残疾。
其实故事都是这样,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善良人的帮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给一个外地商人擦鞋,擦完后外商问他要多少钱,他说:“我听你口音不像本地人,大家出来都挺不容易,就不收你钱了。”“大家出来都挺不容易”,这话商人听了很是别扭,“不容易还能穿这么好的皮鞋吗?"商人想,就随口问了句,“那本地人来你这儿擦鞋就收钱吗?”“也是不收的!”他回答的很干脆。商人说:“小伙子,擦鞋可比修鞋赚的钱多啊!”“我知道,但我免费给他们擦鞋,他们就乐意到我这儿修鞋,而且擦鞋成本很低,这样算来,我赚的其实比同行要多很多。”商人很惊讶,一个小小的鞋匠竟能想的这么长远!“我准备在这里找个代理商,你愿意来吗?”“我哪成,我一点经验也没有呢!”身边的秘书也扯了扯商人的衣服。“那这样吧,你先来我公司试用三个月,熟悉一下业务,三个月后再决定你的去留,你看怎样?”商人认定他必将是商界奇才,而他还半张着嘴,傻站在那里呢。
商人的眼光的确很毒,欧阳在公司如鱼得水,三个月后毫无悬念的被商人升为部门经理。这个欧阳的确不简单,五年间接手了多桩大业务,将公司营业额翻了几翻。最后他决定离开公司,自主创业。曾经的上司现今成了竞争对手,但商人并没有痛恨他,也许只有商人才能明白商人那种“野心”吧。两人成了合作伙伴,同时成了好朋友。又是几年的摸爬滚打,他有了千万资产,但就在人们都以为他会走出国门之际,他却突然宣布退出商界,转而从事了社会公益事业。带着许多人的不解,他一直低调处事,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直到一期的公益节目上,作为获奖者的他,道出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事故事还是发生在来北京的第一晚。那晚,他漂泊异乡,这对于刚刚成年的他,真的是个很大的考验。就是那晚才成就了他今天的地位,这地位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他对公益事业的热忱。
那夜,他还在暗自哭泣,突然听到尖锐的声音,“把钱全拿出来!”只见三个男人把一个女人逼到了墙角,那几人也见到了他,“乡巴佬,别管闲事!”刀上闪烁的寒光还是让身强体壮的他退缩了。歹徒走了,女人痛不欲生,他向她道歉,可道歉有什么用,女人给了他一耳光,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了。第二天他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因无钱给孩子治病割腕自杀了。他呆住了,就因自己当初的胆怯,把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肢解了。那一刻,他发誓以后一定要及时行善,但对于那时一无所有的他,那只是个遥遥无期的承诺罢了。
说完这些后,他第二次哭了,跪倒在地,向着观众,似乎在寻找那位母亲,祈求她的原谅。全场观众都在抽噎,一直都能控制个人情感的主持人第一次在台上湿了眼眶,那档节目成了收视率最高的一期。后来商人对他说:“那次不是你懦弱,换做谁都不会冲上前的。你如果冲上去,可能就没有日后的成就了,与其送死,不如活下来,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你的心结其实是你自己给的,没有人责怪过你,一直都是你不肯放过自己。”商人的话如当头棒喝,惊醒了迷茫中的他。他明白了,人不能总是为自己无能为力的事而耿耿于怀,而应该将热情投到自己能做的事上。他解脱了,以饱满的热情继续着公益事业。
故事讲完了,但请记住这个名字:欧阳若。若山般高,若水般清,若花般美。(生工学院 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