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是求知的场所和圣洁的殿堂。我向来崇尚和喜爱学校,以至我的一生注定与学校有着不解之缘。自幼上学读书,从地方学校参加空军选飞,录取后,辗转航空预校、航校。从此,几十年训练、工作和生活在院校。2000年从飞院退休后,退而不休,退而思进,仍一往情深地选择了学校———绵阳市老年大学,求知若渴,孜孜不倦,连续10年上学不辍。相继学习了卫生保健、舞蹈、财经、电脑、按摩、花卉、烹饪、书法、音乐、摄影、古诗词、楹联与文学等学科,我深切地体会到:老年大学使我精神焕发,青春犹在,活力常存,快乐无限。
我选择老年大学,因为老年大学是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而诞生的。它是专门为老年人而开办的特殊类型的学校。是落实“颐养康乐,进取有为”的老年教育方针,使老年人继续学习,享受终身教育的主要阵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年事业的重视和对老年人的关怀。退休后上老年大学,既可圆孩提时的大学梦,还可继续“充电”,汲取营养,更新知识,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老年人老有所学,与时俱进。
我赞美老年大学,因为它是交友的场所。老年大学从校领导,管理干部、教师和学员,都是老年人。我在那里,既有忘年交、老同学,也有新同学、新朋友。大家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语言。同校生活,同窗攻读,同场竞技,互相交流、切磋、帮助,亲密无间,和谐友好,其情悠悠,其乐无穷。
我迷恋老年大学,因为它是老年人休闲和娱乐的乐园。绵阳市老年大学与老干局活动中心,两个牌子一个班子,资源共享,节俭办事。校园内有书报阅览室、歌舞厅、门球场、网球场,还有棋牌室、乒乓球室、康乐球室等,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锻炼身体,健体益智,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使老年生活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尽享美好人生和夕阳晚情。
我热爱老年大学,因为它是老人的课堂,老人的家。绵阳市老年大学现开设文学、美术、声乐、舞蹈、器乐、武术等6个系22门课程,54个班。学校坚持按需设课,以学为主,寓乐于学,以学促为,以为促学,学、乐、为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老年学子相聚一堂,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令人心旷神怡,感慨良多,不由交口称赞:老年大学不仅是增长知识和读书养性的可爱校园,更是其乐融融、祥和温馨的第二家园。
我钟情老年大学,因为绵阳市老年大学是我退休后写稿的载体和生活的源泉。该校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离退休工作先进单位”,还被评为“四川省先进老年大学”和“示范性老年大学”,吸引了众多的省内外老年大学前往参观取经。
该老年大学藏龙卧虎,人才济济。选聘的教师,不乏教授、作家、高级书法师、高级美术师、国家级琴师……老年学子中,既有普通的庶民百姓,也有各行各业的离退休精英,不少人高风亮节,德艺双馨,事迹感人,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新闻爱好者和受聘通讯员,身临其境,耳闻目染,师生员工们高尚的人格力量,昂扬奋进的思想品质,以及崭新勃发的精神风貌,时刻都在教育、启迪、感染着我,鼓舞、激励和鞭策着我。它使我看到了差距,产生了动力,激发了热情,提供了发挥余热的舞台。上学10年来,凭借着新闻工作的热爱,以及“业余记者”的执着和社会责任感,边学习边写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2000年退休至2009年8月,我先后在《绵阳日报》、《四川晚霞报》、《晚霞》和《老年教育》杂志等多种报刊上发表社会新闻164篇,其中省级以上39篇,讴歌当代新型的老年群体,宣扬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弘扬先进的思想、文化,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绵薄之力。从而也实现了自身价值,有道是:“年逾古稀白发翁,休闲笔耕爬格中,回眸往事无遗憾,窗谊广交众心同。”
老年大学,它使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健康,也收获了老有所为和夕阳晚情,怎能让我不歌唱、不礼赞!□绵阳分院张载言